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治理半拉子工程,先改半拉子作风

徐雷鹏    2025-10-14 08:36:23    人民日报

道路修了一半荒草丛生,广场建成迟迟没有投用……在一些地方,投入不少的民生项目沦为半拉子工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透支着政府的公信力。

半拉子工程背后,往往是半拉子作风在作祟。部分干部急功近利,热衷于“短平快”的显绩,对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则缺乏耐心。项目上马前,没有认真调研、未经严密论证,盲目决策,造成资源闲置;有的干部缺少“啃硬骨头”的勇气,项目出现重大问题,或是自身岗位变动后,便甩手不管。

治理半拉子工程,必须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政策的连续性和项目的可持续性作为重要标尺;强化监督约束,对因作风不实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严肃追责;完善项目的决策、管理、评估机制,用制度的环环相扣,确保工程的善始善终。

干部作风,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完整的民生福祉上。唯有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才能杜绝烂尾账,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民心工程。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4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感悟“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力量
下一篇:特色产业唤醒新疆沃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