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这场不慌不忙的等待,打动人心

唐天奕    2025-10-23 08:54:44    人民日报

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看见,每一种温暖都应该被传递

 

浙江嘉兴,公交车司机金利军减速等待老人上车的画面,在网络上温暖了无数人。令人感动的不仅是他耐心的等候,还有那份刻在细节里的温柔——没有按喇叭,也没有出声催促,而是静静跟随,为步履蹒跚的老人留出从容的时间。正如一名网友所言:“这份藏在日常里的善意,就是生活中最治愈的光。”

善意沉淀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这条公交线路,金利军一跑就是11年。沿途老年乘客多,哪个站点有人固定候车、哪个时段是接送孩子的高峰,他都记在心里。这条线路上仅此一班公交,错过一趟,便至少要再等半个小时。在征得车上其他乘客同意后,金利军特意放慢了车速,“慢一点,等一等,或许就改变了别人一天的心情。”他的话语朴素却动人。在追求效率的快节奏生活中,这场不慌不忙的等待蕴含着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也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慢下来的行驶速度,诠释着公共服务的温度。一句“我们公司也是这样说的,要关爱老年人”,道出了金利军服务乘客的拳拳之心。他所在的嘉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四分公司,不仅明确要求驾驶员对“一老一小”等特殊乘客“适当等待”,还通过硬件适老化改造、司机培训和表彰优秀员工等举措,用制度保障关怀,让优秀员工的职业素养可复制、可传承。

赢得网友称赞的还有另一辆车的默默守候——行驶在公交车后方的私家车司机同样放慢车速、没有催促,并将拍摄的动人画面通过网络分享给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微光、记录美好,这名车主完成了一场温暖的接力,让善意像涟漪般层层荡漾,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播撒温暖、传递共鸣。

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看见,每一种温暖都应该被传递。这场不慌不忙的等待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善良,感受到一件件暖心小事的光芒。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3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烹制属于自己的“招牌菜”
下一篇:让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