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挑担意识、提高挑担本领、争做挑担能手。自己这一程挑得稳一点、远一点,就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四川成都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是一个红色村。村里的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中,收藏着一件特殊文物——一根扁担。背后,是一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长征时期,红军在高兴村设立后方医院。得知红军战士缺医少药,村里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经常送去木桶饭和草药,并坚决不收费用。红军转移时,为表达感谢,特意留下一根挑行李的扁担作信物,就这样传到今天。
一头连着党和军队,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根竹扁担,却有千钧重。它静静躺在纪念馆里,不仅诉说着往事,更传递着信仰。
硝烟散尽,换了新天。生长在红色土地,我们深知,接好、挑稳这副担,重任在肩。
挑民心的担子。几年前,乡亲们盼着通天然气。但山区铺管成本高、费用分摊争议大,折腾了不少时间,却一度搁浅。我带着几个老书记,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笔一笔算账,蓝色火苗终于在灶头升起。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时,为推进宅基地腾退工作,我们前后跑了80多次。挑民心的担子,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有时候就得靠这样一种“笨功夫”。
挑发展的担子。乡村全面振兴,关键是要找准发展的路子。为了培育产业,我们引入社会资本,但由于市场经验不足和发展模式偏差,首年陷入了亏损。反复复盘,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没有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变“看客”为合伙人,村集体和村民以资源、资金入股,村民参与分红。返乡青年带回技术,成了“乡创联盟”的骨干,打造网红打卡地;23家民宿自发定下“不哄抬房价、不宰客”的公约;村民们你编剧本、我凑道具,自发排演情景剧《红星照高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1万元跃升至如今的超70万元,村民们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挑好扁担,要找对方法。若只一头吃劲儿、两头不相称,就容易失衡。现实中,一头“肩膀压得深”,一头因信任未建立、利益联结不紧密而“担子还离肩”,正是一些乡村陷入治理困境的症结。挑好担子的诀窍在哪?我想,就是找到能让多元主体“拧成一股绳”的平衡点,从而将担子挑得稳稳当当。
“担”,是担事的担,是担当的担。从党群一心、军民一家,到如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再看那根扁担,我愈发体会到: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挑担意识、提高挑担本领、争做挑担能手。自己这一程挑得稳一点、远一点,就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带动更多人共挑担,人人都做“挑担人”,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四川成都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村委会主任)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1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


 010-65363526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