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共赴进博之约,共创美好未来

罗珊珊    2025-11-05 08:51:50    人民日报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幕。自2018年首届至今,这一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从“一鸣惊人”的创新之举,成长为“万商云集”的年度之约。

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百年变局之下,世界需要一个“确定”的支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进博会正以中国的确定性承诺,回应时代的深切叩问。

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进博会,以其背后庞大而稳定的中国市场需求,为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避风港”与“动力源”。

看历史,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各国企业通过进博会,不仅将产品销往中国,更深度融入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这种基于市场规律的、可持续的经贸往来,为应对全球需求“不确定性”提供了最稳定、最可靠的支撑。

看当下,本届进博会企业参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数据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以进博会告诉世界:需求在这里,订单在这里,增长在这里。

看长远,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未来10多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这将释放出难以估量的消费升级潜能。进博会,无疑是沉浸式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最佳“体验区”。

以开放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合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暗流涌动,“脱钩断链”的杂音干扰着国际合作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高举开放合作的大旗,通过进博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向世界传递着清晰的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在历届进博会上宣布的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主动扩大进口到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到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本届进博会着力打造“投资中国”“购在中国”“出口中国”等品牌,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全球投资者能够安心、放心地深耕中国市场。

不只贸易往来,还有思想交流。今年的虹桥论坛紧扣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产供链韧性等国际社会高度关切的治理问题开展国际研讨,诸多创新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进博会的魅力,不仅在于商业价值的实现,更在于其承载的推动全球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的道义责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跨越数字鸿沟、发展鸿沟的宝贵机遇。

本届进博会,国际参与的广度、深度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通过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实施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精准措施,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助力当地特色产品打通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将当地的自然禀赋、人文特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一只羊驼玩偶通过进博会走进中国市场,带动秘鲁当地许多家庭收入增长,赞比亚蜂蜜通过进博会打开了全球市场通路……类似的“进博故事”持续上演,成为进博会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鲜活注脚。

当世界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方向,中国用进博之约给出答案: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互利共赢是永恒主题。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力。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5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冷天的菜摊 城市的温暖
下一篇:以“进博之新”,答世界之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