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体验式调研,不能止于“体验”

赵晓曦    2025-11-20 08:57:59    人民日报

最近,北京市昌平区一名副区长在地铁站外体验早高峰停放电动自行车时遭遇“三连拒”的视频引发热议。原来,他试图在5分钟内找到规范停车位,却被告知没地方停、这里不让停、人行通道不能停……不少网友称,“好像在看自己的通勤日常”。

这则视频之所以受关注,不仅因为它真实反映了现实堵点,更因为在这场体验式调研中,一些群众感受到自己的诉求得到了尊重。

近年来,不少地方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体验式调研。有的体验外卖员从接单到送餐的急迫,有的化身网约车司机感受早晚高峰城市交通的拥挤……这些切身体验,比文件中的案例、问卷统计的数据更加直观。基层事务千头万绪,党员干部转换角色、深度体验,了解民情民意,正是体验式调研的意义所在。

但体验式调研,不能止于“亲历”和“体验”,基层干部不能仅收获“不容易”“很辛苦”的感慨。能否让“体验”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并最终转化为治理效能,才是检验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方面,透过亲历个案,能够思考其背后的普遍性问题:外卖员的急迫,反映了配送体系、交通管理与平台算法有哪些不匹配?办事窗口的拥堵,暴露了哪些流程的冗余、数据的壁垒和权责的模糊?另一方面,在体验式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清单,需要转化为完善治理的任务清单。一些地方在组织基层干部体验外卖员、快递员的日常工作后,不仅制定针对骑手的相关政策,设立骑手友好社区、餐厅,还与交通部门协商、研究,优化配送路线,推动平台改革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人文关怀。

体验式调研的价值,要用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干部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最终力至基层,才能让调研中的“感同身受”,转化为“解决一个问题,理顺一类机制”的成效。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0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丰富人才资源,厚植发展优势
下一篇:体育+消费大有空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