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深入基层调研关键要“沉到底”

何圣国    2025-07-11 08:41:12    人民日报

深入基层调研是我们党推动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央八项规定第一项便是改进调查研究,明确要求“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深入基层调研,关键要“沉到底”,来到一线,抵达民心,夯实根基。

有些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并没有一沉到底,而是下到了“夹心层”。看起来到了基层,实质上应付敷衍,成为一种“作秀”:个别领导干部以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为由,下基层只是下到下级部门,看看资料、查查表格、翻翻台账;到了相对偏远的地方,也是浮于表面,在座谈会等场合听个大概。有的人到基层,往往是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电话问情况、微信要数据”,宾馆里面听汇报,做了“井中的葫芦”,看似深到了下面,实则还浮在水面上。“下夹层”不仅不能解决基层的问题,而且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干群关系,让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淤塞,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成为“纸上承诺”,最终侵蚀基层治理的根基。

“夹心层”和真正的基层,还隔着好多层,不穿透“夹心层”,很难揪出真问题。“夹心层”里“热热闹闹”,见到的是笑脸、听到的是好话、看到的是成果;真正的基层则相对“冷清”,可能困难多矛盾多,还会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看到愁眉苦脸,听到唉声叹气,甚至还会听到骂声怨声。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穿透“夹心层”,实实在在下基层、认认真真搞调研。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住在农民的草庵里、蹲在牛棚里与百姓交谈,经常会在下乡的村里“蹲点”;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走农户、钻羊圈、爬山场,足迹遍布全县所有乡镇村居,和老百姓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他们把脚印留在了基层,把汗水洒在了田间,也托举起一个地方的发展。党员干部要积极发现和解决基层的具体和实际问题,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决难事、急事和忧心事,让深入基层调研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推动解决问题,促进事业发展。

深入基层,不仅要缩短物理距离,使“身沉”更彻底,还须从“身沉”到“心沉”,缩短心理距离。党员干部要沉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地方,沉到情况最真实的地方,沉到问题最突出的地方。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赞语骂声都要听。只有走地头、坐炕头、看灶头,才能真正弄清楚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

深入基层前要做好充足准备,不能把基层调研当作“旅游打卡”,漫无目的地逛逛了事。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带着工作思路,这样才能在调研中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要多走“小路”,少走“精品路”,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多积累第一手材料。下功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现基层的有益探索,下功夫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制定政策、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基层是与人民群众直接联系的层级和场域,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沉到基层全是思路对策。要聚焦群众诉求,把调研的成果切实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落地生效。调查研究不能“空对空”,解决问题更要“实打实”,这样才能真正与群众心贴心,总结基层的好经验,解决百姓的烦心事。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1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也谈书法的哲学思考
下一篇:今年养老金调整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