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

阿拉维·塞曼达    2025-09-24 08:47:01    人民日报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通过三方协同机制,将技术转移、能力建设与市场对接相结合,助力乌干达农户实现生产力跃升。该项目生动诠释了全球发展倡议的“六个坚持”理念原则,为破解全球发展赤字提供了中国方案。

该项目创新性地整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业平台、中国的技术资源与乌干达的本土经验,通过建立技术推广站、组织跨国专家团队,将单项援助转化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的全链条发展路径。这种多边框架下的合作,是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

该项目精准对接乌干达农牧渔业需求,通过杂交水稻种植、作物及畜牧新品种引进等技术培训,直接提升了乌干达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这种合作模式推动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基层民众,体现了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近年来,乌干达水稻单产不断创下新纪录,粮食作物品类和加工水平明显提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彰显了全球发展倡议坚持行动导向的理念原则。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中国减贫经验与乌干达本地实际相结合,例如狐尾小米的引进以及稻鱼共生的尝试,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实践证明,全球发展倡议通过机制创新与务实行动,能够有效弥合全球发展鸿沟。当前倡议框架下已开展1100多个项目,覆盖减贫、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与知识共享,让更多国家从中国方案中受益。

(作者为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本报记者邹松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4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方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