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涵养“常怀千岁忧”的历史自觉

张运君 张亦弛    2025-11-07 08:42:22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坚定‘四个自信’,最终要坚信共产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我们身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干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心要想着远大目标。”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胸怀大局、着眼长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有的同志在工作中陷入事务主义、得过且过、急功近利,对潜在风险警惕性不足,缺乏长远目标和大局观念。这深刻表明,党员干部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涵养“常怀千岁忧”的历史自觉尤为必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相应的否定理解。因此,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洞察大势的历史清醒、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笃定前行,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党史中感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常怀忧患之思,方能让“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散一尺。涵养“常怀千岁忧”的历史自觉,必须固本培元。忧患意识和长远眼光不会凭空而来,而是植根于对理想信念的不懈坚守。现实中,个别人把“占位子”“抢票子”看成人生“硬道理”,问题表现在作风纪律上,根子实际在理想信念上。历史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只有精神上不“缺钙”,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一共产党人的“本”,才能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才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才能将有限人生自觉融入人类解放的壮丽征程。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必须将“常怀千岁忧”的历史自觉转化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担当作为。在改革发展的主阵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化压力为动力、变壁垒为阶梯,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主动研判风险,确保在风高浪急的考验中不偏航、在惊涛骇浪的挑战中不退缩,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7日 第 1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巴中合作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信心
下一篇: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未来同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