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杜宇航    2025-11-11 09:16:23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同志带着乡亲们打坝修田、建沼气池,他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年轻干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正处于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趁着年富力强多做一些事、多吃一点苦、多经历些锤炼,有利于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加快实现从“入行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转变。

干部成长成熟成才的路上,从没有坦途捷径可走,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爬坡过坎。把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遍访当时全村195户贫困户,动手绘制“民情地图”,同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甘肃省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锻炼,刚到华池就深入基层一线,想方设法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新时代年轻干部中,还有许多人像黄文秀、邱军这样奋斗在一线,在不同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他们在苦水里泡、在难窝里滚,练就了攻坚克难的硬脊梁、干事创业的铁肩膀。

现实中,也有个别年轻干部成长较慢,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不出来、顶不上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作中拈轻怕重,遇事爱拿“资历浅”“没经验”当挡箭牌,对于自己分内的苦活累活、急事难事能躲就躲、能推则推,工作中吃一点苦就发牢骚抱怨,觉得吃了亏。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实则在“安逸”中蹉跎了时光、消磨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内心想成就一番事业,但在工作中只凭一股蛮劲埋头“拉车”,却不懂抬头“看路”,身陷事务主义原地打转,难以真正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倡导年轻干部“自找苦吃”,并不是鼓励搞“没苦硬吃”。吃苦,关键要苦对地方、苦在点上,这样才能苦出价值。年轻干部要以理想信念为“定盘星”,把吃苦耐劳同牢记初心使命紧密相连,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中找准干事创业的立足点、着力点、发力点,既保持肯吃苦的韧劲、敢吃苦的勇气,又增添会吃苦的智慧。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优化路径,把工作能力的提高、工作方法的改进切实体现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和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将“吃苦”的成效实实在在体现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上。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扛起重任、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的干劲拼劲,创造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1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数字合作的“上合样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