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五十五载相知相守 中国埃塞共赴新程

陈 海    2025-11-24 08:14:45    人民日报

今年11月24日是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建交55周年纪念日。55年来,两国关系从“全面合作伙伴”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再到“全天候战略伙伴”,每一步跨越都源于双方坚守共同追求,彰显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为中非友好合作树立榜样。

中埃塞政治互信持续深化。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正式访问的埃塞总理阿比,为推动两国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明确了方向。埃塞是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双方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是好朋友、好伙伴。去年埃塞正式加入金砖大家庭,不仅彰显了埃塞的独立自主和责任担当,更为深化中埃塞关系注入新动力。

中埃塞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双方用好互补优势,深挖合作潜力,多领域交流与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落实对包括埃塞在内的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为咖啡、牛油果、花卉等埃塞产品对华出口提供便利。亚吉铁路极大提升埃塞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水平,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埃塞新机场建设,两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深化。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积极拓展在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双方合作开发的天然气项目已启动,将降低埃塞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埃塞消费者青睐。中国企业帮助埃塞开发电子支付和电商平台,带动当地数字经济发展。中方支持埃塞加入新开发银行,近期率先同埃塞签署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市场准入协议。

中埃塞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埃塞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是非洲为数不多拥有本国文字的文明古国。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是两国各界的共同心声。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架起语言之桥,鲁班工坊培养一大批讲中文、懂技能的当地人才。“视听中国·走进埃塞俄比亚”影视作品展播活动引起文化共鸣。短期培训和学历学位项目契合埃塞实际需求。中国援埃塞医疗队和军医专家组在埃塞多年开展义诊,以专业与爱心守护当地民众健康。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集锦首次登陆埃塞国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受到埃塞民众欢迎。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双方将以多元形式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两国民众心相通。

回首55年历程,支撑中埃塞关系行稳致远的是三个“共同”。双方有共同的民族品格,都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干涉,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有共同的发展愿景,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双方有共同的国际担当,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埃塞各界十分关注,期待与中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开辟两国友好合作更广阔前景。中方愿同埃塞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享发展机遇,携手迈向现代化,推动中埃塞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在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走在前列。

(作者为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4日 第 02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朱虹:空间重构——旅游新场景的变革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