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举重奥运冠军李雯雯——

在举起与放下之间

李 硕 王若笑    2025-04-21 08:02:17    人民日报

 

屈膝、蹬地、上挺、放下,不断重复着熟悉的技术动作。随着最后一次杠铃片落地,举重奥运冠军李雯雯(上图,新华社记者杨磊摄)完成了一天的训练,汗水不断滴落。

“目前恢复训练两个月了。”李雯雯掰着手指算日子,镁粉从指缝中飘落,“现在就是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训练,对成绩不能着急。”

在巴黎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四十枚金牌后,李雯雯兴奋地喊着“下班了,下班了”的可爱场景成为经典画面。那是战胜自我后的快乐心情,更是完成目标后的如释重负。

从巴黎奥运会后的松弛,到如今回归国家队后的有条不紊,李雯雯正在寻找新的平衡。

赛场上,李雯雯“力拔山兮气盖世”,自信而霸气;赛场下,她活泼开朗,用爽朗的笑声将快乐四处播撒,她希望将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在“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等活动中,她走上讲台,将自己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鼓励学生们直面挫折、勇敢追梦,“每一位运动员身上都有不服输的精神,我希望能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小朋友们。”

事实上,“下班休假”期间,李雯雯也从未真正放下训练。回到国家队集训,她更是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恢复训练时,心态不够稳重,有一点懈怠。”李雯雯感慨,“现在有了更强劲的对手,内心也成熟了很多,更知道该做什么。”

直面新生力量的挑战,是每一名奥运冠军的必修课。

去年底,在巴林举重世锦赛女子8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2004年出生的中国小将李闫以抓举149公斤、挺举175公斤和总成绩324公斤包揽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金牌。其中,抓举成绩打破了李雯雯此前148公斤的世界纪录。

谈及当下的状态,李雯雯十分坦诚:“现在先把基础打牢,奥运会时肌肉处于饱满状态,休息一段时间后,肌肉有些流失了。”训练间隙,常能看到她坐在场边,眼睛盯着杠铃,嘴里一遍遍地重复着动作要领。那份纯粹和专注,让人动容。

一次又一次增加杠铃重量,一遍又一遍全力试举。训练馆的照明灯将李雯雯的影子投射在墙面,随着杠铃起落变幻出不同形态,有时像振翅欲飞的鸟儿,有时如扎根大地的劲松。这个总把“不能急”挂在嘴边的姑娘,正用最笨拙的方式重新征服她的领地。

当人们还在回味李雯雯在巴黎奥运会上卫冕时的大吼,这名00后“老将”已把目光投向全运会的举重台。“今年最重要的比赛任务就是全运会,目标肯定是拿冠军,但也不想过早给自己压力,还是要专注把每一天做好。”李雯雯笑着说。

护腰勒紧皮肤的凹痕、反复结痂的虎口、训练服上的斑驳汗渍,都在诉说着一个简单道理:迈向最高领奖台的道路,就是无限循环“把每一天做好”。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1日 第 1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捕捉声音里的故障线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