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重庆大渡口区听障律师谭婷——

用“星星之火”点亮“无声世界”

本报记者 刘新吾    2025-07-04 08:46:09    人民日报

图为谭婷为听障者提供法律咨询。
受访者供图
 

“你之前想起诉,怎么又选择撤诉了?”在位于重庆大渡口区的华代律师事务所里,90后听障律师谭婷双手翻飞,关切地询问当事人。

在中国,有2700多万听力残疾人。作为我国首名通过司法考试的听障律师,谭婷既精通法律又善于与听障群体沟通,把法律条文转化为他们“听得懂”的家常话,积极守护听障群体的合法权益。

谭婷出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8岁那年,一场医疗事故让她丧失了听力,语言能力也逐渐退化。谭婷抓住在四川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机会,克服重重困难,以优异成绩叩开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大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17年大学毕业时,谭婷偶然得知重庆华代律师事务所招聘听障大学生担任助理。“很多听障人士有法律服务需求,但不好沟通,我们希望招聘听障助理,更好地帮助他们。”律所负责人说。

谭婷因此跨入法律行业。“听障人士打官司就像被困在玻璃房,看得见外面却发不出声,我要帮助他们推开这道玻璃门!”她暗下决心。

入职之初,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像海绵一样吸收法律知识,并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标鞭策自己。

备考之路异常艰辛:30分钟的法律授课视频,谭婷需反复暂停、记录字幕,耗时3小时才能消化;专业术语如密林藤蔓,仅“不可抗力”一词就琢磨整晚。3年间,她每天学习超12小时,笔记“等身”。

屡败屡战,2020年,谭婷第三次参加司法考试时终于通过。而后谭婷又决定再次挑战自己——恢复说话能力。

20多岁的谭婷就像婴儿一样咿呀学语,学习视频模仿发音,勇敢地和路人说话,通过对方反应判断自己发音是否正确。同时,通过语音转换软件,她反复练习发音,一遍遍地提高发音准确度,与普通人交流也愈发顺畅。

既懂法律又懂手语,谭婷充分发挥优势错位发展,一边说话一边打手语,制作普法短视频,向听障群体宣传法律知识。“婚姻遭家暴怎么取证?”“被欠薪怎样维权?”她的普法短视频很受欢迎,累计播放超百万次。

繁忙的线上线下咨询随之而来:一名听障者遭遇抢劫却因沟通障碍无法报案,谭婷连夜协助整理材料,帮助警方立案;还有的遭遇欠债不还,因被威胁而不敢讨要,她鼓励对方通过诉讼维权并胜诉……几年下来,她帮助过的听障者多达5000名。

近几年,谭婷多了新身份——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外聘教师,参与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会手语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目前已有30多人毕业。课堂上,她不仅传授手语技能,更剖析听障群体思维方式,用“星星之火”去点亮“无声世界”。

“我想告诉和我一样的朋友,不要因为听障而给人生设限,真正限制我们的,只有内心的障碍。”谭婷说。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4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里来了个养鱼创业的年轻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