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空降突击方队队员唐磊——

“受阅的标准将永远留在身上”

本报记者 金正波    2025-09-17 09:21:49    人民日报

唐磊在训练。
王晨曦摄
 

“9月3日,参加阅兵前,我特意在胸前口袋放了一小片羌绣——这是离家时妈妈给我的,上面绣着吉祥的云朵图案。”空降突击方队队员唐磊说,他想带着家乡人民的祝福,接受检阅。

阅兵分列式上,全副武装的空降突击方队官兵搭乘新型履带空降战车威武亮相。说起那天的场景,唐磊激动地说:“当战车驶过天安门时,我挺直身板,握紧钢枪。那一刻,感觉心跳与祖国同频,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唐磊出生在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坪乡。2008年5月12日,一场大地震让唐磊所在的村几乎被夷为平地。“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一架军用直升机在头顶盘旋,红色的五角星格外醒目,投下了一批批救命物资。之后,一队满身泥泞的军人徒步走进村庄,迅速展开了生死救援。”唐磊说,从那时候开始,“穿军装”的种子在心里生根。

2019年,唐磊考入军校,他在知识学习、军事训练等方面都非常勤奋,各项成绩名列前茅。2023年军校毕业分配,他来到了空降兵部队,钻密林、进深山、入戈壁,圆满完成了一次次实战化演训任务。

“正因为见到了解放军的英勇无畏,才更加懂得要成为合格军人必须经历千锤百炼。”唐磊说,“跳伞是空降兵的基本技能,我喜欢从千米高空凌空一跃的感觉。”

“阅兵已经结束,但受阅的标准将永远留在身上。”唐磊说,“我将苦练精飞,赓续英雄血脉,锤炼打赢能力,更好守护万家灯火。”

(成传港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7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也想成为‘点灯’的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