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

“父亲一定会对国家的发展感到欣慰”

本报记者 吴 焰 姜泓冰    2025-09-24 08:29:22    人民日报

钱永刚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展厅内。
邬 迪摄
 

8时,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商讨“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专题展览的展品安排;9时,接受媒体视频采访,寄语青少年……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77岁了,每天的工作还安排得满满当当。

9月3日,钱永刚与其他“两弹一星”元勋后人代表一起,现场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对于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种装备,我感到十分震撼。”钱永刚说,“父亲一定会对国家的发展感到欣慰。”

当年,中国第一代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仅钱学森一人见过导弹。此后10多年时间,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出“两弹一星”。更为宝贵的是,国家有了一支能够持续打造“国之重器”的科研队伍,一套能有效动员各种资源开展科研攻关的科研管理体制,一种为国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它们代代相传,才有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前行,有了阅兵仪式上震慑敌人、激发民族自豪的“东风”“鹰击”“巨浪”。

钱学森身后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资料,有学术论文、著作、书信、便笺等。近些年,钱永刚一直在为整理父亲留下的各种资料、传扬他的精神而忙碌:建起了钱学森图书馆,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在国内118所学校办起了“钱学森班”,拍摄电视剧,组建钱学森精神巡讲团,在全国各地办展、演讲……

“我希望,父亲的爱国精神、创新理念和奉献品格,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钱永刚说。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4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奶奶,今天的盛世我替您见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