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火龙果、融安金桔、北流百香果、贵港大青枣......一年四季,广西水果不断,百果飘香。2024年,广西水果总产量达3900万吨,占全国水果总产量11%左右。
农业银行广西分行聚焦广西特色水果产业,全力助推水果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206.38亿元,比年初增加27.27亿元。
阳光照亮的“青绿”
“我2015年开始种植大青枣,这几年大青枣好卖。我现已种植大青枣200多亩,亩产5000斤以上,今年每斤卖两三块钱。”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大青枣种植户黄昌保边给大青枣装箱边笑着说。
平南县丹竹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种植技术,种出的青枣个头大、味道清甜,广受市场欢迎。走进丹竹镇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产地,成片的青枣树遍布山头,枣树上挂满了绿绿的大青枣。果园里,枣农正忙着采摘、装箱,丰收的喜悦挂在他们的脸上。这一颗颗大青枣,成了枣农的“致富果”。
随着大青枣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丹竹镇大力发展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和电商基地,依托“线上直播+线下直供”的营销模式,把新鲜的大青枣销往全国各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此中,农行平南县支行积极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以金融“活水”促进大青枣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向黄昌保发放贷款30万元,帮助他解决购买农药化肥、产业转型等资金不足的问题。“农行的贷款,给我们带来了及时雨!”黄昌保说。
农行平南县支行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通过对接村两委,入村开展金融小课堂、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对枣农进行全覆盖金融服务,以“党建+整村授信”整体式统一授信,用“惠农e贷”信贷产品满足枣农在管理、销售、深加工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积极支持枣农种植销售和发展大青枣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8.71亿元,其中“惠农e贷”余额8.38亿元,比年初增加11723万元,惠及户数2781户。
打开百香果的“致富密码”
在广西北流市,有一种果香总“撞”进人们的心坎,这种香味就是来自酸甜可口的百香果。北流因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偏酸赤红土壤条件,栽育出的百香果特别酸甜,颗颗饱满,果肉如黄金般诱人,浓郁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也让北流成了名副其实的“百香果之乡”。
近年来,北流百香果产业发展迅速,通过“百香果小镇”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产业,2019年北流百香果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目前,北流百香果种植面积达7.3万亩,从业人员超3万人。
在百香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许多动人故事。来自广东的种植户陈里就是一位百香果产业的逐梦人。2017年5月,陈里敏锐地察觉到北流百香果原料市场的潜力,发现当地百香果加工企业稀缺,便果断成立北流市新均松农产品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主营百香果果汁加工,近几年业务发展迅速,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2024年我们将生产线由2条增加至6条,但生产资金出现了缺口。关键时刻,农行伸出了援手,为我们提供贷款220万元,助我们渡过了难关。”陈里说。
从田间地头的百香果种苗培育,到加工厂里的产品升级,农行始终相伴,为北流百香果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像“及时雨”沁润着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截至2025年6月末,农行北流市支行向百香果相关产业累计投放4.46亿元贷款,助力产业振兴。
点亮灯光的“红火”
五六月,正是火龙果开花补光的季节。夜幕降临,隆安县诸多火龙果基地亮起万盏灯光,在漫山遍野的灯光映照下,火龙果的翠绿枝条生长着状似昙花的白色花朵。花朵绽放,一些早熟的火龙果已悄然隐藏其中,等待农户采摘。
李志权是隆安最早种植火龙果的大户之一,从部队退役后一直从事农业生产。2018年,李志权开始种植火龙果,虽解决了初期的投入问题,但后期流动资金周转仍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农行隆安县支行主动上门,为李志权建农户信息档,很快就为其批下30万元的贷款,帮助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我从2019年到现在,一直用农行的贷款,它不用抵押,利息又低,我用手机银行就可以随时借款、还款,真的很方便。”李志权说。
如今,李志权的火龙果基地已步入正轨,种植规模380多亩,从每年6月到次年2月,结果约12批次,平均亩产8000斤至10000斤。“第一批成果6月上市,已被北方的经销商预订。现在承包的农户都忙着疏花、剪枝,一年下来每户农户能挣7至8万元,大果率高的话,有希望挣个10万元。”李志权说。
随着隆安火龙果产业迅速发展,农行隆安县支行紧跟其发展步伐,组织员工开展进村入户活动,加大信贷支持产业发展。通过“基地+家庭农场+农户+脱贫户”的模式,精准投放“惠农e贷”、“富民贷”、农村生产经营贷款等产品,支持隆安产业兴旺,助力村民增收。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达到4.86亿元,已累计为当地191户火龙果种植户发放贷款9398万元。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