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茶山深处的“土地生金”密码

庞革平 黄尚宁    2025-10-17 11:20:04   

入秋以来,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的云雾茶园里,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祝雪兰经常挎着竹篓穿行在茶垄间,指尖翻飞采下新芽。她的身后,是一群亦工亦学的“茶姑”。

“现在用地解决了,资金也不愁了,多亏了集体土地入股。”祝雪兰说,她所在的山坪村旭沟组有0.63亩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到她的茶厂,不仅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也让村小组未来20年集体经济收入有了着落。

 

缺钱?缺地?土地入股迎转机

祝雪兰是山坪村发展致富的领路人。2008年当选村支书后,她发动群众修路、种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她的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订单回收茶叶。

近两年来,随着茶园规模不断扩大,茶厂空间不足的弊端渐渐显露。“茶叶采收回来后,从制作到陈化到销售,每一环节都需要有地方放、有资金周转,可把我愁坏了。”祝雪兰回忆。

企业缺地缺资金,农村集体有地用不上、难“变现”,这是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土地和资金,始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两大关键要素。

 

六堡茶非遗传承人祝雪兰展示广西首本集体建设用地入股不动产权证。唐广生 摄

 

转机出现在2024年5月,苍梧县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列为首批自然资源政策助推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县。该厅支持苍梧县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单位、个人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办企业,破解农村产业用地难、融资难等共性问题。

不久,苍梧县自然资源局工作组带着土地入股的最新政策进山。在火塘边,他们给村民算起“明白账”:瑶家雪兰茶厂出资250万元,村小组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共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入股土地由茶厂用于六堡茶加工,并向村小组支付入股收益。村民无需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就可以通过“保底收益+固定分红”模式分享企业发展红利,20年使用期可保底收益4.22万元,享受分红11.89万元。

“当时寨子里议论纷纷,不敢相信是真的:这么山旮旯的地方,土地还能生出‘蛋’来么?”祝雪兰将鲜茶叶装进布袋,话锋一转,“但对党的政策能给群众带来福利,大家深信不疑!”

今年1月9日,山坪村旭沟组在村委大楼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小组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进行表决,12位村民代表都投了赞成票,并在5天公示后正式生效。至此,村民们踏上了“土地入股、坐等收益”的新征程。

 

苍梧县六堡茶园绿意盎然,与远山相映成趣。潘绍珊 摄
 

“下蛋”?“生金”?合作联营创多赢

“原来不是土地会‘下蛋’,是‘生金’了,而且旱涝保收!”村民祝永健指着入股的地块说,“别看只有6分多地,这可是我们组未来20年的收入保障,比土地评估价翻了7.63倍!”

对企业而言,好处也实实在在。“以前集体土地不能用,企业联农助农的空间有限,自己也得不到更好发展。现在不但能用了,还能抵押‘变现’,多亏了好政策。”祝雪兰介绍,入股土地已用于建设新的加工和仓储厂房,目前已建到三层。

如今,通过建立“合作社+村民小组+茶农”的入股经营模式和“加工基地+原料基地”的供应加工模式,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每年收购山坪村及周边六堡茶鲜叶将突破2000万元。

“入股土地的不动产权证办下来后,多家金融机构向茶厂抛出‘橄榄枝’,苍梧农商行送来授信3000万元的匾牌。”梧州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科科长洪颖莹指着祝雪兰手中的证书介绍,这是广西首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不动产权证。

通过“村小组+企业”合作联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激活了农村土地价值。目前,入股土地已顺利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以产权等形式抵押融资,获得贷款100万元,用于联营企业项目的前期开发建设。

“小地块发挥大作用!”苍梧县县长张东方认为,旭沟组的集体建设用地入股,打通了土地政策、利益联结、确权登记、抵押融资等全流程要素保障路径,让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可持续收益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

 

期望?曙光?幸福密码攥手心

旭沟组的成功运作,让10公里外又一位六堡茶非遗传承人看到了曙光,她就是谭爱云。身为沁怡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谭爱云最近也在为茶厂扩大所需的资金和用地发愁。

在位于六堡镇四柳村的沁怡茶厂生产车间内,几台杀青机依次排列,鲜叶在机器里翻转。车间外由过道做成的揉捻区,谭爱云正带着几名员工围坐在木桶旁,双手反复揉捻带着温度的杀青叶。

沁怡茶厂自有茶园1000亩,建成标准化加工厂4000多平方米,拥有仓储空间2万多平方米,年产量300多吨。“我既想扩大厂房规模,也需要资金投入。”谭爱云停顿一下手中的揉捻动作,“按目前的发展趋势,茶厂至少还需要用地15亩。”

除了谭爱云,今年六堡镇提出产业用地需求的茶企还有18家,其他产业更多。苍梧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铭凯透露:“米粉、养殖、木材加工等企业也纷纷打来电话,了解土地入股政策及实施路径,大家对这种模式期望甚高。”

作为广西自然资源政策助推乡村振兴“试验田”,苍梧县大胆创新实践,在桂东大地上书写了新时代的“茶船古道”故事。当茶香漫过山峦,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自然资源政策创新的破冰之举,更是千万农民攥在手心的幸福密码。

“我们将优先在重点产业、联农带农富农企业推广土地入股模式,加强入股土地增值收益配套政策研究,以制度保障增强群众获得感,打造土地入股(联营)的成功范式。”李铭凯表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