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整治环境 村容焕新

本报记者 李亚楠    2025-10-28 10:11:29    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制图:蔡华伟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送走客人,农家院经营者李国年把餐桌下的小垃圾桶凑在一起,开始分拣:塑料瓶、硬纸盒等,挑出来放门口,供保洁员回收,其余垃圾干湿分离,倒入门外的分类垃圾桶。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包家店村,垃圾曾是村民的“心头堵”。“前些年,村里只有一个大垃圾箱,不少人嫌走过去麻烦,垃圾就随便丢在路边。”李国年说。

最近两三年,村里变了样: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村民樊冬梅担任保洁员,挨家挨户清运垃圾,能回收的,送到废品收购站;不能回收的,送到村里的微型垃圾处理站。

运营微型垃圾处理站并聘用樊冬梅的,是一家外来企业。2022年,昌吉州人大代表在调研之后,建议政府创新垃圾处理方式。经过讨论,包家店村被选为试点。很快,企业进村,建起垃圾处理站。“之前,村里的垃圾要运到县里处理,村集体每年要交20万元清运费。”包家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建华说,“现在,垃圾在村里就地处理,每年只要交13万元。”

新的垃圾处理模式,从“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变为“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实现了“垃圾不出村”,既减少了中转环节和人工费用,也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垃圾渗漏等二次污染。

此外,垃圾处理站采用低温磁化裂解技术,将主炉温度控制在300摄氏度以下,避免二噁英产生;垃圾经由油水分离、气体催化净化等模块处理,排放的烟气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硬件上的健全完善,带来了理念上的更新进步。“乱丢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马建华说,“村里有专人定期检查片区环境,做得好的话,村民能获得积分,年底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十四五”以来,玛纳斯县11个乡镇都已建立起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今年,玛纳斯县投资1800万元,在5个村实施农村粪污一体化项目,新建污水处理终端、调节池、化粪池4座。

修缮房屋、扎起围墙、增设路灯,泥巴路改成柏油路,村民、游客常沿着村道散步……包家店村的生活,更加舒适、惬意。“没有怪味儿飘到我这农家院,客人吃着舒心,生意也更红火了。”李国年说,这两年顾客明显增多,一年能挣七八万元。

“下一个5年,村里将继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马建华说,垃圾处理站产出的磁化灰,可以加工成园林绿化肥或道路吸水砖等,“目前考虑建一座加工厂,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8日 第 04 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霜降果红时,富平“柿”正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