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在广阔天地中锻造精兵

——广西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促乡村振兴

庞革平    2025-11-10 17:53:46   

清晨的浓雾刚散去,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驻村第一书记韦金就轻车熟路地走在村里的山道上,到脱贫监测户家里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此前一个月的驻村交接期里,他已与轮换离任的老书记遍访全村的脱贫监测户。“老书记带我把全村‘痛点’摸了个透,每一户的情况都记在本上。”韦金感慨道,有上一任的“传帮带”,很快就进入角色,掌握了驻村工作的要领。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广西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健全完善驻村干部“选育管励”全链条体系,选派1.9万名干部扎进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后进)村和抵边村,以“铁军”担当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在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坡头村,继续留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宋健(右)带领新到岗驻村干部到辣椒产业基地熟悉情况。庞禹昌 摄

 

精准选派,下好“先手棋”

在集中轮换之前,广西制定印发驻村帮扶《工作提示》,划出选派“硬杠杠”。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在选派时发现一名干部虽能力突出,但因党龄未满一年被果断筛除不能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背后,正是广西定下的“六不派”原则:政治不成熟、作风不实,廉洁自律有问题,党龄不到1年,工作未满两年,不熟悉党建,体制外人员、中小学教师及身体欠佳者,一律不派。

“选人如铸剑,淬火见真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区统一部署下,各级组织部门严把入口关,认真落实备案审核和驻村干部人选调整“一请示一复函”制度,确保选派人选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

在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组织部门注重派驻熟悉产业发展的干部,着力破解当地特色产业“小散弱”难题;在边境线上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善做民族工作的干部迅速融入京族群众,推动民族团结项目顺利落地……广西采取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方式,坚持因村派人、人岗相适,让熟悉党建工作的干部进驻软弱涣散村、经济能手奔赴产业发展一线、民族宗教和基层治理行家扎根抵边村。同时,第一书记全部兼任村级驻村工作队长,统筹协调本村工作力量,形成帮扶合力。

 

岑溪市安平镇富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春燕在该村廉政文化长廊为村两委干部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苏宇轩、宋鹏 摄

 

培训赋能,锻造“多面手”

“带着问题学、照着案例练,真解渴!”在南宁市马山县驻村工作队全员培训班上,一场关于乡村振兴项目构建与资金使用的实战经验分享课,让全县286名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直呼过瘾。学员们在5天的学习培训中拓展了工作思路,提升了履职能力和业务技能。

这正是广西驻村全覆盖培训的生动缩影。通过自治区抓示范培训、设区市抓重点培训、县级抓全员轮训,采取“理论辅导+政策讲解+经验分享+现场观摩+情景模拟+专题研讨”等多种培训方式,确保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培训。2024年以来,自治区层面示范培训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800名,指导市、县两级举办培训班436期,培训5.14万人次。

“传帮带”机制让经验接力传承。在百色市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浩坤村,老书记离任前带着新人走访全村,手把手教其梳理帮扶台账、对接产业项目。自治区明确规定轮换交接期不少于一个月,由上一批驻村干部带着新轮换驻村干部遍访所驻村监测户,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共同谋划和推进产业项目,研究制定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对于非轮换期调整的人员也需“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帮扶不断档、质效再提升。

 

在柳州市融安县浮石镇六寮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正在议事。韦荣军 摄

 

严管厚爱,亮出“硬标尺”

“严禁‘走读式驻村’,杜绝虚假考勤!”前不久,桂林市临桂区监委委员粟昌宏一行深入黄沙瑶族乡围岭村,主持召开驻村工作队集体谈话会。这场以“强作风、促实干、惠民生”为主题的谈话会,为驻村工作队划出纪律红线、护航担当实干。

制度束身,更束心。广西出台“驻村九条”:吃住在村、公开承诺、工作纪实……最严莫过每周“五天四夜”在岗在村制。为完善监督管理,自治区把驻村履职在岗情况纳入基层党建“两随机一精准”调研指导和平时考核。2024年以来,累计抽查6.21万人次,对履职不力的批评教育778人次,约谈提醒220人次,召回撤换不胜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7人。“驻村不是挂名,天天‘走读’的干部混不下去了。”一位被约谈的干部坦言。

严管是最大的厚爱,纪律严明才能锻造铁军。广西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的考核体系和“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所驻村党员群众”五方联动的考核模式,精简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内容,客观评价驻村干部履职表现,考准考实驻村工作实绩。在2024年度考核评定中,4790名驻村干部获评优秀,占比近四分之一。

 

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南荣村驻村第一书记龙芷源在青头鸭养殖基地,向致富带头人了解养殖情况。马圆 摄

 

激励关爱,送上“定心丸”

“多亏组织及时体检,不然真不知道这么严重了!”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那练村驻村第一书记农剑锋查出患上耳石症和脑动脉血管狭窄后,随即被调整回原单位,同步安排接受进一步治疗。广西坚持每年4月底前由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对驻村干部进行一次全覆盖体检。2024年,74名在体检后因身体原因不适合驻村的干部被及时“换防”。

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上前线。自治区制定激励关爱驻村干部的政策措施,明确有关待遇保障,组织开展集中排查,确保驻村工作经费、伙食补助、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崇左市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驻村干部住进旧小学改造后的宿舍楼,厨房配齐冰箱灶具。“吃住在村保障到位,更能沉下心干事!”驻村第一书记杨冬娜说。

针对驻村帮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情况,广西健全谈心谈话等机制,2024年以来推动市县党委组织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各派出单位、各乡镇负责同志面向驻村干部谈心谈话2.8万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800多件。

既要“压担子”也要“搭梯子”,既要“严管理”也要“暖人心”。“我们把选派工作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干出成绩、群众认可的驻村干部,在提拔和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自治区通报表彰了100个后盾单位、10名县级工作队队长、200名驻村第一书记、300名驻村工作队员,并授予“驻村工作队先进集体”“驻村工作队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激励全区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倾情奉献、建功立业。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柚农从一季卖果到四季有进项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