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乌鲁木齐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创新激发活力 开放助推发展(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本报记者 贺 勇 蒋云龙    2025-09-19 08:28:50    人民日报

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如今,一列列从新疆乌鲁木齐始发的班列,见证着这座大陆腹地的城市走向开放前沿的决心与成效。

初秋时节,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作业场里机车穿梭,一片繁忙。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中国制造的产品2天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已有9700余列中欧(中亚)班列由此驶出。

东联西出,跨越山海。陆港区内,条条铁轨纵横交错。新疆鲁新丰驰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货物刚刚搭乘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该公司业务主管井惟华说:“‘天山号’常态化开行以来,货物发运时效大幅提升。”

陆上丝路日夜不息,空中丝路织线成网。今年4月17日,朝阳映红博格达峰的皑皑白雪,也照亮了全新启用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扩容”后的天山机场客货运航线达285条,与27个国家、40个城市通航,今年以来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446%,成为全球航空货运出港增长最快的机场。

铁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航空运输,效率高、覆盖广。二者优势如何兼得?今年4月,全国首趟铁空联运跨境班列“粤新快线”始发——70余吨货物从广东广州经铁路运输至乌鲁木齐,24小时内转乘航空货运包机直达欧洲,创造高效运输纪录。

截至目前,“粤新快线”已发运班列45列,货运量达1.68万吨。“铁路+航空”的联运创新,充分融合了乌鲁木齐陆港与空港联动发展的优势,实现了铁路与航空运输资源的互补,搭建起“华南货、新疆转、亚欧达”铁空联运跨境物流的全新通道。

物流通道跑出加速度,开放平台带来新活力。“我们积极整合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设立管理服务机构,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功能,努力打造面向亚欧的开放引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枢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展示窗口。”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双港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葛坦说。

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既不临江又不沿海。葛坦说:“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平台助力发展,才能持续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拓展。”

在距离天山机场不远处,矗立着4个体积巨大的航油罐。执飞国际航线的飞机需加注保税航油时,可通过管道从保税仓直接加注。加注保税航油,执飞国际航线的飞机每吨航油成本能降低13%左右。

“保税航油落地一年来,加注量已突破10万吨,为企业节约8500万元。”双港片区管委会空港服务局副局长鞠慧介绍,该业务落地后,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作用加速释放。

不久前,一架格鲁吉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在乌鲁木齐南航维修基地顺利完成检测、维修。在乌鲁木齐,飞机保税维修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常态化开展业务。

“保税维修业务流程短、耗时少、报关便利、综合费用低,能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双港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子欢介绍,目前该维修基地已承接2家国外航司飞机保税维修业务。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开拓创新、担当作为。“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我们形成了多项制度创新成果,为新疆乃至全国对外开放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乌鲁木齐市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任宏伟介绍,“很多成果都已经转化为成熟商业模式,成为乌鲁木齐开放的‘品牌项目’。”

全国首创“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进口通行时间从2—3天缩短至16小时;开行全国首列中亚国际联运商品汽车图定班列,通关时间由原公路运输的3天压缩至3小时;全国首创国际运输“软篷施封”,降低物流成本20%……

万商云集,共享机遇。乌鲁木齐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海内外企业纷至沓来。丝路(新疆)航空机场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源自哈萨克斯坦的企业,负责人张怀杰说:“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条新疆航油供应中亚的新通道,并打造一条‘中国—哈萨克斯坦—欧洲’的航空货物走廊。”

数据显示,1—7月,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新设企业4337家,同比增长20.9%;外贸进出口额达351.5亿元,同比增长31.8%,为乌鲁木齐市贡献了58.4%的外贸进出口额。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9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