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总部、中国中化总部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与新区同频共振,把理想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 邵玉姿    2025-10-10 08:31:40    人民日报

10月9日上午10时,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前,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在这里举行。同一时间,相距仅300余米的中国中化大厦前,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

升旗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作为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的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正式迁驻雄安,这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目前,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的1000余名员工已在雄安新区进入常态化办公状态,华能二期项目已入场施工。中国中化总部已步入常态化办公阶段,近1000名总部及相关配套单元的员工已在新办公场地有序开展工作,二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

“很激动,很荣幸,很有使命感。”参加升旗仪式的中国华能员工王鑫道出内心感受。

来到雄安,有使命在肩,也有暖心守护。

“新区为我们协调了保障房,拎包就能入住;还开通了定制公交,上下班高峰期每10分钟一趟,往返办公区和生活区。”作为首批央企疏解员工,王鑫和同事们一到雄安,便住进了华望城悦华园。

今年8月,中国中化首批疏解员工、集团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杨高敏与家人住进了位于招商公园的保障房。“‘一对一’的服务、周到贴心的‘入住安心包’,让我很暖心。”杨高敏说。

要让企业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住房保障是重要一环。“我们提前沟通对接,对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疏解员工关注的过渡期住房保障、购房租房政策、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副主任毛秀武介绍。

“新区规划建设商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等3类住房,市场化项目配建不低于30%的租赁型住房,充分保障疏解人员多元化的住房需求。”毛秀武说。截至目前,新区已为中国华能、中国中化等企业提供了约2000套高品质租赁住房,另有680名疏解员工选择了购房安居。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我们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雄安新区启动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正昌表示,从办公场地的规划建设到员工生活的配套服务,新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需求,在政策落实、资源协调等方面高效协同,确保了企业搬迁过渡平稳有序。

在李正昌看来,装机容量位居全球前列的发电集团中国华能和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中国中化的顺利迁驻,极大提振了启动区建设、新区发展的信心。“一方面,服务两家企业疏解入驻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可以更好服务于后续央企、高校的迁驻工作;另一方面,两家企业的入驻带来了大量高端人才,将带动上下游企业入驻。”李正昌说。

中国中化大厦启动建设后,杨高敏每年都会来看一次。大厦是雄安新区最高建筑,其设计灵感源于白洋淀“金芦苇”造型,顶部塔冠如一朵盛放的牡丹花。平地起高楼,杨高敏守护着集团6万多盒档案一同入驻,“扎根这片热土,相信我们与雄安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与新区同频共振,把理想变成现实。”王鑫表示,中国华能来到雄安,是空间的转移,更是业务的升级,“我们将充分利用雄安的政策优势,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首批落户雄安新区的疏解央企中,除中国华能、中国中化于9日正式入驻外,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0月入驻雄安总部大楼办公;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已进入精装修施工阶段。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未来,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工作,为后续其他疏解单位入驻提供坚实支撑。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0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