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台湾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纪念活动——

台湾光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本报记者 江 琳    2025-10-24 08:53:40    人民日报

10月22日晚,台北中山堂二楼,光复厅内灯火通明,“读给台湾的诗——台湾光复80周年诗歌朗诵会”在此举行。台湾社会各界人士济济一堂,诗人、学者、学生等依次登台,以诗意之声回望历史,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对台湾而言,光复厅有重要意义。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二层大厅举行,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宝岛重回祖国怀抱。如今,中山堂依然保留着举行受降仪式时的装潢风格,这个见证了重要历史时刻的大厅改名为“光复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今年以来,台湾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纪念集会、座谈会、纪念展、图片特展等方式,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彰显两岸同胞共御外侮的历史功绩。

5月,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通过中国国民党提案的“还假于民”法案,“台湾光复节”恢复为“法定假日”,10月25日放假一天以示纪念。

多年来,岛内一些政治势力无视民意,将台湾光复的历史刻意淡化、抹去。2001年起,光复节假日被取消。2016年民进党再次上台后,台湾当局不再主导庆祝活动。尽管如此,台湾民间团体仍坚持在每年10月25日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杀戮台湾民众,那段黑暗的历史不容遗忘。”9月20日,在台北举行的“纪念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座谈会上,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潘朝阳说,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台湾民众返回大陆参加抗战,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团结奋斗,推动了台湾光复。因此,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之功,台湾光复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之功。

在“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图片特展上,策展人、台湾大学前校长管中闵表示,这个本该特别庆祝的日子,民进党当局却不举办任何大型纪念活动,“我们自己做,这个历史记忆,就由我们来传递。”展览持续1个月,希望更多人将历史记忆传递下去。

抗日将领李友邦之子李力群说,当年父亲率领的台湾义勇队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号召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台湾同胞共同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推动台湾同胞有组织地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中。这段历史不容忘却,也不能忘却。

“历史不散场: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的见证与省思”纪念座谈会中,逾百位台湾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呼吁要牢记抗战历史,继续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奋斗。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表示,当前,民进党当局不愿意正确面对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历史,赖清德用“终战”字眼,刻意媚日,对不起抵抗侵略的台湾前辈。历史不容扭曲和遗忘,凡是中华儿女都不应该遗忘日本侵略的这段历史。

台北中山堂光复厅、光复市场,花莲光复乡、光复车站,新竹光复路……“台湾光复后,全台湾庆祝回归祖国。”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介绍,在此背景下,台湾许多地方以“光复”命名。“这正说明台湾光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台湾自媒体人翟翾说,80年过去了,光复的记忆一直存在于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中。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不可忘却的记忆。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4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百色:党员突击队助力受灾群众家里恢复烟火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