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图片频道 > 正文

引江济淮工程实现“双线引江”功能

2025-07-29 09:08:57    人民网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无人机照片)。
 
7月27日,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工作人员在记录设备运行参数。
 
7月27日,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7月27日,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工作人员在巡检设备。

 

7月27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内的两台机组正以每秒80立方米的速度抽调长江水至淮河流域助力缓解旱情,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实现“双线引江”功能。

凤凰颈泵站是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江”线路之一西兆河线上的渠首引江枢纽,该站首次开机,与“双线引江”另一条线路菜子湖线上的枞阳泵站共同引调江水,形成“双线引江”的格局。

为缓解安徽旱情,引江济淮工程按照统一调度开机引调江水。最近10天,引江济淮工程已抽调约1.5亿立方米长江水进入淮河流域,2025年已先后4次调水约3.6亿立方米进入淮河流域。

引江济淮工程是中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集供水、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身,供水范围涉及河南、安徽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