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黑河市多措并举治理水生态环境

2025-01-17 16:20:58    黑河日报

去年1-11月份,黑河市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100%,无劣V类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2.85%,提前完成省“十四五”下达的40%目标任务;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6.7%,农膜回收率98.4%;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一年多来,黑河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不断强化“河湖长+市直部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生态、水务、交通、住建、农业农村等各职能部门,突出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为市民营造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去年年初,黑河市印发了《2024年黑河市冬春季水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关于加强2024年全市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的通知》《黑河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黑河市2024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涵盖了水环境管理的多个关键领域,为全年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与明确的行动指南。

成立了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严格落实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建设方案,通过与专业污染物处理部门合作,新增大量接收点位和设施设备,建立完善的联单制度,实现了船舶污染物的全方位监管与高效处置。

加强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监管,定期填报8个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扎实开展污水管网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61.9公里,市本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8.8%,城市排水管网收集能力大幅提升,为污水的有效处理奠定了基础。坚持“五水统筹”整体思路,全力保障冬春季、汛期水环境质量。对410个入河排污口开展多轮巡查抽查,累计检查排污口2673个/次,对发现的污水渗漏、公示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黑河市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升施肥面积1800万亩,并建设“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从源头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新增277个病虫监测点,推广节药喷头及喷头体更换,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和污染。此外,还高度重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回收站点作用,构建起高效的回收体系,极大提高了回收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斐然,这得益于持续推进的污水治理项目,逐步扩大治理覆盖范围,截至目前,24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大幅提升了治理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样成绩显著,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推动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全面配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并积极引导粪肥还田,提高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9.2%,高于全省目标5个百分点,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生态价值转化。

强化跨区域联防联控和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制定《黑河市跨区域河湖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签订《嫩江流域水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先后组织与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以及市直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执法,实现与周边地(市)联防联控全覆盖,有力震慑河湖违法违规行为。(记者 岳宇卓)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台州加快“土特产富”全链发展
下一篇:青城公交社1月22日起免费开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