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守望民族精神 传承文明星火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文学论坛在京举行

记者 何娟    2025-05-29 18:02:43    人民周刊网

中华文脉的延续,既需要守护传统的“传灯者”,也需要点亮未来的“燃灯人”。5月28日下午,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文学论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80余位作家、学者、文化界人士、高校师生和出版界代表以文会友,追寻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共叙家国情缘。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致辞中指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每一位文学家的安身立命之本。文学一直都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浸润、流淌,浇灌着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和灵魂,培育两岸人民的文化共同体。今天,创作生态与传播方式都在发生巨变,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新业态正在开辟新时代的文明新样式。他表示,期待两岸作家协力同心,以文字承载希望,用故事传递光明,背靠坚实的中华文学传统,面向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有创意的思想,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守望民族精神、传承文明星火作出更大的文学贡献。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文学论坛活动现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文学迎来互动发展的黄金时期,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原秘书长杨渡表示,文学是恒常的,作家会凭作品被后人记住。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人们对优秀文学、理想世界的追寻都会继续存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回顾“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指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互为补充、同根同源,共同讲述着中华民族的经历,宣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加强交流、对话与合作,续写两岸文化传承的辉煌篇章,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与会嘉宾围绕“中华文脉的文学传承与创新”展开充分探讨,畅谈诗词歌赋、讲述人生故事,解析汉字书法、歌舞戏曲、饮食风尚的文明脉络,对文学与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的联系,以及文学在教育、艺术、个人成长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享交流,既有对时代的反思,又有对当代的价值,为推动两岸文学的繁荣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贡献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向台湾作家代表颁发收藏证书。

 

论坛上,台湾作家代表陈义芝、舒国治、绿蒂、林黛嫚、郑如晴、朱振藩、吴佩芳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相关手稿和著作,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会后,大家漫步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了馆内常设展、书房展及新时代文学成就展。

 

与会领导和嘉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合影留念。

 

此次文学论坛以“传灯与星火”为主题,由中国作协主办,北京市文联、北京作协协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为加深两岸文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玉湛茂三地联合推动区域党史工作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