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上川岛感受不到丝毫清凉,近乎凝滞的水蒸气附着在人身上,黏黏糊糊的。从山头往下看,那些栖息在山林里的白鹭一动不动,梁伟忠一边端详着川岛镇中心小学校园里的几排木麻黄,一边在心里嘀咕,这天气不对劲儿呀!
这时候,梁海洪和梁大上一前一后走过来,两人当年都是他的学生,现在一起搭班子。梁伟忠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梁海洪任副书记,梁大上任副校长。他们都是在岛上长大的,梁海洪当年考了江门教育学院,梁大上考了佛山科技学院。毕业后,不约而同,回到上川岛任教。
梁伟忠深深记得,梁大上当年严重偏科,数学经常满分,语文却经常不及格。按说那会儿教数学的他,应该感到窃喜才对,可是他却满腹忧愁。肯定不能对梁大上说,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数学上,那样他可能连数学也不好好学了。怎么办呢?当时梁伟忠住单身宿舍,课后没事干,经常拿根鱼竿,拎个塑料桶,跑去附近的三洲港钓鱼。个把小时就能钓半桶多,带回宿舍,放锅里煮。煮熟了,喊梁大上他们一起吃。学曹操横槊赋诗,吃一条鱼吟一首诗,其他人都能吟得来,唯有梁大上傻呆呆捧着碗,不知该怎么办?梁伟忠借势开导,数学要学好,语文也要学好啊!不然连条鱼都不能吃得安生。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师范生,还是很抢手的。梁伟忠毕业时拒绝了很多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上川岛教书。当他背着书包,从山咀码头乘船返回岛上时,看着船舱外一望无际的湛蓝海面,心里一直在想,上川岛上有太多渔民的孩子因为疏于管教而辍学了,连上川岛长大的人也不管,让谁来管呢?学为人师,一定要点亮岛上的灯火,让远行的渔船找到回家的方向,为无数渔民子弟照亮未来呀!
梁海洪和梁大上本来也有机会去其他学校工作的,不料他们都心甘情愿地回到了岛上,也就没什么别的话可说了。梁伟忠心想,既然人生做出选择,那我们就三人为众,毫不犹豫地一起前行吧!
用人要用其所长。让梁大上兼管饭堂,真是管对了。早餐有粥有蛋,还有花卷、菠萝包、叉烧包、台山大包等各式包点,午餐和晚餐有汤水,有肉菜,有素菜,原本只给住校生做的,家在附近的跑校生也个个要求搭伙。毕业多年的学生,也时不时跑回来玩,说是想学校的饭了。梁海洪特别擅长处理具体事物。以前那些辍学的孩子,是梁伟忠一个个上门往回劝。自从梁海洪和他共事后,这样的工作,他几乎不用上手了。最近,一位从外地考来的年轻教师情绪波动比较大,说她本来是奔着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沙滩来的,没想到迎接她的是无尽的闷热寂寞和孤独彷徨。岛上几乎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也没有电影院、书店,连进出岛的船,也是到了下午五点就停了。漫漫长夜,就算你有再丰富的幻想和再紧急的事情,也只能等着乘坐第二天早上的班船。事实也是这样,这位年轻教师的母亲头天生病住院了,家里人知道这边的情形,怕她知道了整晚着急,硬是等到天亮了,才打电话告诉她。梁海洪同梁伟忠讲,班船船票协调好了,教师家属来岛上探望,可以和岛上居民一样享受半价优惠了。应急船也协调好了,有紧急事项可以随时出海。梁伟忠悬着的一颗心,落地了。在他刚刚教书那会儿,出岛的船一天只有一班,就算家里有天大的事,错过了这班,也只能等到明天。他深深记得同村一位老人急性阑尾炎发作,岛上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老人家硬是忍到第二天才乘船过海,赶到县城医院。
在师生问答的时候,陆陆续续走来不少学生,一声一声的“老师好”,把沉浸在回忆中的梁伟忠带回现实。哦!该清扫校园了。学校经费不多,可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为了节省开支,几乎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本来可以聘请清洁工,没请。每天清晨,由梁伟忠带着全校师生打扫卫生。校园里树木茂盛,每天都有不少落叶,一早上几乎能扫小半车。小学生做事认真,抡个大扫把,沙粒落叶一起扫,一两个月过去就能挖地几寸,搞得学校没办法,只好再去拉沙子铺垫操场。
作为有住宿生的海岛学校,本来可以多聘请一个宿管员的,也没请。班主任老师坚持到晚自习下课,熄灯号响了才走。梁伟忠则坚持到更晚,等所有教室和宿舍的灯都熄灭了,他一手拿根竹竿,一手拎个手电筒,在校园里转圈巡视。梁海洪、梁大上要轮替着来,他不肯。说你们还要回家管孩子,我反正一个人,回去也是闲坐。
前些年,原来也在岛上教书的梁伟忠家属调到县城的一所中学。教育局考虑梁伟忠在岛上服务多年而且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有意把他也调到县城。梁伟忠婉拒了局领导的好意,说因为在岛上教书才获得这个荣誉,就应该在岛上坚守下去。没想到,自2019年他获表彰,时隔五年,梁海洪也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同一所小学的一对师徒双双获评,感觉非常欣慰。
绿化美化校园,本来可以请专职园丁的,也没请。梁伟忠每天早上拿个大剪子,左剪一剪,右剪一剪。有位新来报到的教师闹过笑话,向一位正在校园里劳作的感觉像农民工的中年人询问,校长在哪儿?正在忙活的梁伟忠,停下手中的活计,说我就是。
校长本来可以有间独立办公室的,也没有安排。三位校领导和另外三位主任挤在一间屋子里,梁伟忠坐在一进门的那张桌前。一张小小的办公桌,桌上摆着一台黑色的台式电脑,靠墙的一边是一条窄窄的几案,几案上竖立着一溜儿书,都是教学业务方面的,好多卷了边。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办公桌的抽屉门居然是用两根塑料绳捆扎着的。梁伟忠说,等老师们的办公桌全部更新了再换吧,这样也能凑合呢。
这一天组织期末考试,本来各年级学生应该在各自教室考试的,不想出了岔子。一位六年级男生拿到卷子后,一个字也不写。梁海洪把他叫到会议室,聊了好长时间,都没能说服他。姜还是老的辣,只好请梁伟忠出马了。梁伟忠走过去,摸了摸这个男生的脑瓜,说不记得我们的约定了吗?男生说,约定考80分,可我看连70分都不可能了。梁伟忠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取出一根香蕉和一个苹果,轻声地抚慰他,说吃点儿东西,平静心情,相信你一定能行!
持续闷热的天气,果然孕育着暴风雨。没有任何暗示,也没有任何前奏,噼里啪啦就下起雨来。不知从哪边吹来的风,茫无头绪地刮着,一会儿把树头往东摁,一会儿把树头往西摁,但不论往哪个方向用力,都始终摁不倒。校园四周长满了高大挺拔的木麻黄,它们每一棵都迎风傲立剑指苍穹,尽情在风雨中舒展着翠绿的枝叶,以一种昂然决绝义无反顾的态度,守护着山坡上的这座校园。
梁伟忠看着那一棵棵风雨中的木麻黄,浮想联翩。这些木麻黄,都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栽种的啊!有多少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一个个履职尽责,守护着头顶的天空,荫翳着脚下的土地。又有多少大树,孤独忍受着隐痛,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梁海洪、梁大上,学校的30多位老师,哪一个不是这样啊!
风停雨歇,梁伟忠拎起竹竿向校园围墙走去,在草丛里四处拨打,看看有没有借机从山上溜进来的蛇。雨水排得很快,地面上有许多被风雨吹落的木麻黄树籽,想必围墙外的山坡上也落了很多,这样的湿润天气,很快又可以长出一片片的嫩苗苗了。
(作者为广东省台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人民周刊》2025年第18期)
(责编:张若涵)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