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重要思想,是干部工作的根本遵循。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干部考察是识人长短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重要环节。
“三农”人才队伍,一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乡土人才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如何打造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在抓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有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全盟工作实际,选育管用多措并举,建好年轻干部“数据库”“蓄水池”,为阿拉善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让敢闯的干部有平台。要开创工作新局面,就要宽容试错,切实发挥容错纠错的宽容作用。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如果一味怕出错不去干,畏首畏尾,按部就班,看似是认真的表现,实际上是无为的反映。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一个大学习,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把忠诚可靠作为第一位的标准,大力加强宣传思想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涵养政治生态,夯实政治根基,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云社区”依托微信群,在线治理社区事务,并与线下网格相融合,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依托“云社区”,党组织把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等群众工作都延伸到网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党的声音和服务重新回到百姓身边。
赣南革命老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发挥统战职能优势,凝聚各方面的智慧、资源和力量,组织动员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到精准扶贫行动中,推动“百企帮百村”,走出一条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奋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样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主动作为,汇聚乡村振兴党建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程。做好这项工程,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重点解决年轻干部培养视野不广、来源渠道单一、培养路径趋同、放手使用不够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各级党组织要精心呵护、唤醒党员初心,引导党员牢记入党誓词,保持纯洁如初的政治信仰。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条路线融汇了历史与现实、贯通了理论与实践、联结了治党与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的“组织篇”,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遵循的“纲”和“本”。
在部分地区的党政机关,多年来存在一种情况:地市层面的机关,处级干部满55岁;县区层面的机关,科级干部52岁左右,就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这些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后,往往进退两难:关系编制虽在单位,但不再有具体岗位,上班无所适从,有的干脆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事业干出成效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做到“真抓实干、干出实效”,关键是要坚持“从小事做起、把大事干成”。可以说,“真抓实干、干出实效”是总要求,“从小事做起、把大事干成”是方法论,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九大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这都为新时代组织工作如何更好服务保障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给出了清晰的现实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