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密切与文物部门协作配合,持续推进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文物部门夯实基础工作,完善保障机制,织密织牢文物安全防护网。
利用城市“微空间”,因地制宜打造残疾人灵活就业服务点,多种形式帮助残疾人就业;为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配备“爱心家长”,一对一帮扶,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收集居民需求,举办志愿活动,缔造和谐社区……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多措并举,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办实事、解民忧,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依托日益完善的路网体系,地震灾区实现抢险救援力量、物资高效调配:不到16小时基本完成救援,33小时后农村公路全部恢复通行,很快转向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如果道路不畅,救援队伍进入地震灾区可能需要6至12个小时。”参与救援的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说,这次抵达震中,只用了4个小时。
老旧小区加快改造,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多地加快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送戏下乡、搭建城乡书房……桩桩件件为民实事,直抵人心,赢得民心。
1月28日,广西投资集团在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陆上开关站举行重大项目2024年第一次集中开竣工活动,以重大项目建设助力一季度“开门红”“开局稳”。
近日,白土岗镇白东村电力爱心超市迎来了大批“顾客”,他们正是前来兑换积分的白东村村民,凭着乡村治理积分制所积累的积分,他们可以在超市兑换心仪的物品,领一份特殊的“年终奖”。
一条条村道宽阔整洁,一座座庭院错落有致,一个个村庄靓丽多彩……走进陕西富平县,美丽村庄如诗如画,富民产业蓬勃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从“美好生态”到“美好生活”的乡村振兴蝶变。
近年来,以家庭为主体,白山市积极在农村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并且鼓励村民结合特色产业、民族风俗等特色元素以及“白雪”这一生态资源,打造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长白山农家院落。
近日,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获悉,自“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新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3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家,“津农精品”认定品牌增加到225个,其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今年将以年度专项行动为抓手,以超常规举措,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推动秸秆离田利用率超过30%。
1月27日,北京市一季度16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478亿元。梳理发现,这些项目主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五个领域,具有投资体量较大,示范效应明显且区域带动性较强等特点。
2023年,中国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方面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对此,商务部负责人表示,2023年,货物进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以人民币计实现了正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为历史第三高,这些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2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涉嫌受贿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三明市人民检察院已向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原主任袁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