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同时在快递到村、售后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不久前,一位新疆大叔在乘坐火车去拉萨的旅途中,一句“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的喊话短视频引发网民广泛关注。短视频拍摄的场景——火车,是独特的文化和旅游符号,蕴含着“诗与远方”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板桥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引导易地搬迁点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春耕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复合播种机,都成了种粮好帮手,好品种新农艺扎根沃野,田间激荡新动能,让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强。
利用大数据让老年人就医更安心、开设长者食堂让老年人吃饭更省心、尽责服务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近年来,重庆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各类基本服务。
春耕以来,阿克苏地区各地坚持党建引领春耕生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服务作用,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农技指导服务队等,抢农时、助生产,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等帮扶活动,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党旗在春耕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新军屯镇党委、政府组织生姜企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生姜产业联合党支部,其中生姜合作社26家,全部由各村党组织领办。全镇遴选出从事生姜产业的党员128名,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定期到生姜产业联合党支部参加活动。各党支部创新开展生姜技术培训、生姜论坛、姜王争霸赛等特色党建活动,实现党组织与生姜产业深度融合。
迎着春日暖阳走进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畎桥村,望向村道两边,不时可见成片的桃花林与油菜花田,片片金黄与粉红色在眼前交叠。花海间,一座养蜂场呈现眼前。走进蜂场,嗡嗡作响的蜜蜂在一排排木箱前飞舞,蜂农王永洋来到每个蜂箱前挨个仔细检查。
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党建为引领,在街道社区与辖区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楼宇、社会组织等单位之间,探索建立“红色联盟”,深入实施党组织联建、共建,通过统筹协调、共商发展,形成治理合力,共同化解基层治理难题。
湖南省衡东县蓬源镇冲排村地处群山之中。作为村里唯一的学校,冲排学校原来只有一栋300多平方米的老式平房。冲排村的孩子去山外最近的学校上学,都有十多公里的路程。考虑到村里几十个孩子的读书问题,衡东县教育局决定原址“高标准”新建冲排学校。
近日热播的《超级语文课》把浓缩的中小学课堂搬上了荧屏,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老师们“赛课”的热情打动了很多观众,也带来了对课堂提质增效的新思考。“双减”后的课堂孩子们如何“吃得饱”?新课标颁布后的中小学课堂,能否真正通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