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地处赤水河峡谷,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的湿热。虽然紧挨县城,但土城夏季温度却高出城区10摄氏度左右。驾车沿蓉遵高速一路下行,越靠近河谷,空气中的水分越大,湿漉漉的,浑身很快变得黏腻。河风吹来,潮湿而闷热,丝毫感觉不到凉爽。虽不是海,但热风中却带着若无似有的咸。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
记者近日从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暨荒漠化石漠化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4个监测期保持“双缩减”,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近日,引江济淮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试通航。作为我国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自2016年底开工建设以来,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不仅将让皖北和豫东人民喝上长江水,还将确保淮河干流不再断流,助推淮河和巢湖等国家重点治理的河湖水质改善和生态复苏。
“几年来,我亲身感受到秦岭脚下的乡村变化,环境更美了,乡村生活更多彩了,丰富的艺术活动与展览,让来到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积极参与,带动乡村的各项收入也增加了。今天的蔡家坡村,已成为不断进行内容生产的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关心和热爱乡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