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国家医保局发布近日《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信函的方式提出反馈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27日。
最近有些机构利用家长害怕“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的心理,推出一些训练疗法,阻止已经近视的孩子戴镜,宣称可以用所谓的训练刺激眼睛的调节,使眼睛短时间内达到清晰视力。这种方式是否有科学依据?
“管住嘴,迈开腿。”积极运动永远都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增强体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表示,运动不但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缓解压力、抑郁和焦虑,还能改善认知、睡眠和生活质量。
8月18日是全国护发日,头屑和脱发是最常见的问题,头发的健康主要取决于健康的头皮。今年我国多地高温和降雨交替,闷热潮湿的天气使头皮疾病的患者显著增加,各大医院的皮肤科迎来了就诊高峰。
近期有网友称,在好友群和社交平台上流行一种打针减肥法,对于效果有人表示“打了6次针瘦了20斤”,还有的说“7天掉了10斤”。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种针剂其实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
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近年来“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民间常有“打羽毛球治颈椎病”的说法,运动对于骨科疾病是否有治疗效果?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曾春作出解答。
自旱情发生以来,茶庵乡采取强力措施迅速掀起抗旱保秋高潮。及时召开抗旱保秋专题工作会议,组织机关干部、人大代表下沉到村,统计农户受灾情况,排查农田水利灌溉设备,为开展抗旱保秋工作澄清底子,打好提前战。
面对入秋以来温度持续走高,且无有效降雨的严重旱情,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将抗旱保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全力组织动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掀起抗旱保秋高潮,切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秋粮丰收。
自南阳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会议以来,卧龙区王村乡主动担当作为、持续攻坚推进,重点以城市卫生清洁、交通秩序维护、集贸市场整顿、乡村环境整治、文明风尚宣传等为抓手,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等各项工作。
近日,石林县农业农村局来到阿乌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宣讲队成员在讲好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同时,和当地村民就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深入交流,能感受到大伙儿发自内心的对党的感恩之情。
近年来,沾化区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探索创新精准管理模式,锻造了一支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的农村党员队伍。沾化区通过选派一批、回引一批、储备一批的方式,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力强、有魄力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为全区438个村全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为解决村干部学历层次不高、履职能力不足等问题,百色市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实施村干部大专学历提升计划。计划采取“市级为主、县级兜底”的方式,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选派1000名村干部接受大专学历教育,全力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今年以来,河北省尚义县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头号工程”,围绕建成“首都两区”、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重点工作,突出党建引领、集聚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尚义县按照“强化组织、建强龙头、经济组织带动、中心村辐射”的标准,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联村、乡镇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工作机制,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确保群众增收,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傍晚6点多,太阳还没下山,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等分村的村民们早早吃完饭,三三两两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这天中午,村里的微信群发了通知,晚上7点要召开“基层夜话”。不到6点半,会议室已坐得满满当当。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贵州继续选派3万余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守在全省乡村一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旗始终在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全省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最有力的引领和支撑。
来自恩施全州8县市的产业培训班学员,共同聆听基层农业人的创业故事。现场发放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农政策宣传资料汇编,恩施州、利川市农业农村部门就农户关心关切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多年来,铁岭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思路举措,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提升工程、村屯环境整治工程、乡风文明建设工程、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农村民生保障工程、脱贫攻坚工程、农村改革工程“七大工程”建设同频共振、齐头并进,使得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特色更鲜明,努力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
长期以来,贵阳市大力选拔、培养、任用女党员进入农村两委班子,使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成长为带动农村发展的“当家人”“领头雁”“主心骨”。贵阳市委组织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有201名群众基础好、致富能力强的女党员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