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贵州省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在全国率先提出“大生态+森林康养”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2021年,贵州森林旅游康养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965.7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85%。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自然资源局日前印发《银川市关于培育扶持新型绿化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试行)》《银川市林区升级改造实施方案(试行)》,探索“以林养林”新举措,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
8月12日,2022“守护行动”碳中和科普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向公众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科学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19年,广西政协打造新型协商载体,创新开展《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级政协委员深入现场调研,走进演播室、协商现场,与有关部门以及基层群众面对面协商,将协商过程原原本本地通过全媒体平台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广泛营造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协商氛围,传播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文化。
虽已立秋,气温仍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企业复工达产节奏加快,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南阳市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电管所科学部署应对措施,积极应对当前高温大负荷考验,合理分配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确保企业生产“不断电”。
去年8月以来,公司通过网上租赁平台与众多用户签订了电竞手机租赁合同,由于合同履行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大部分电竞手机租赁费用不能如期收回,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近年来,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建设雅安北部生态粮仓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目前,新华乡吸引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200余人,其中农民工党员32人。
“树老板,孔永建,外出打工挣百万;四百万,建桑园,一个桑葚园打造四条产业链;产业链,不简单,种桑赛过活神仙……”这首民谣说的是河南省正阳县汝南埠镇人大代表孔永建外出务工返乡,投资400万元创建千亩桑葚采摘园,帮助乡亲打造桑葚产业致富链的故事。
盛夏时节,行走在黄河入海之城山东省东营市的田野平畴,可以看见一株株翠绿的玉米拔节而生,间隔中,低矮的大豆苗长势正旺,在等待丰收季的破荚而出——这幅和谐共生的田园画,是东营市推进大豆扩种工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新疆吉木萨尔县把红花种植作为特色种植重点产业,进一步提升红花品质,扩大种植面积,让“红色”产业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吉木萨尔县红花种植面积达1.66万亩,为种植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今年“五一”开始,就地、就近以露营方式进行的“微旅游”颇受大同市民青睐,人们来到乡村搭起帐篷,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也带热了云州区的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赋能。
既不临海,也不靠江、不近湖,一个内陆县,居然提出发展全域渔具产业、打造“中国渔具电商产业之都”,并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渔具电商企业120余家,相关市场主体870多个,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