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0日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抓紧抓实专项整治工作。
黑龙江在全省所有执法领域建立了“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制度,也就是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玉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据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福建省纪委监委对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武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春节过后迎来求职高峰,应聘求职人员陆续增多。近期,多地公安机关发出提示,提醒求职者在找工作过程中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全面了解相关信息,不要轻信招聘广告,避免“踩坑”。
为妥善应对办证高峰,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开通“境捷专窗”,融合业务流程,专门为老弱病残孕申请人以及海外重要工程、重点项目提供具有出入境特色、常态化高效运行的定制服务,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受理审批流程,并通过延时服务保证办证质效。
近日,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获悉:2022年全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和2.4%,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2.3%,煤矿瓦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44%,未发生冲击地压和火灾死亡事故。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周高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据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对中储粮集团公司监督检查专项巡查组原巡查专员(二级单位副职级)任金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审查调查。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由于办理建筑资质的门槛不断变高,难度不断加大,许多自然人通过借用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证书来承接工程项目。这种模式无论对于出借方还是借用方都存在巨大风险,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该由谁来负责?近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一起合同纠纷案,判决违法出借建设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医疗美容手术失败引发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认定被告南昌某美容医院对原告李某主张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费用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最终判决该美容医院赔偿李某20余万元。
小区公共下水管道堵塞,导致卫生间反水,把三楼房屋和二楼天花板都给泡坏了,这种情况该找谁索赔?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某小区居民楼的三楼住户在遭遇上述情形后,将物业公司和楼上的28户业主全部诉至法院。
房地产公司私自改造户型,将公摊面积中的卫生间划归他人,业主是否可以索赔?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房屋实际构造与规划设计不一致引发的合同纠纷,判决房地产公司赔偿业主经济损失1000元。目前,相关部门已责令开发商按规划设计恢复原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人民法庭作为司法服务保障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前沿窗口,要以提供高水平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三个面向”和“三个便于”“三个服务”总体思路,加强基层人民法庭软硬件建设,以审判质效的全面提升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行稳致远。
紧盯春节这一重要节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加强廉洁教育提醒的同时,深入各大商超、酒店、餐馆等重点场所,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大数据监督等方式,严查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公车私用及其隐形变异突出问题,以正风肃纪新成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年新气象。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一起App强制收集用户画像信息侵权案。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软件在首次登录界面收集用户画像信息,未设置“跳过”“拒绝”等路径,属于强制收集,构成侵权,判决被告涉案软件运营者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被告上诉后,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目前判决已生效。
花光父亲卖房钱,找人做假银行存单被发现,牵出造假证组织。然而造假证组织不只是做假证,还涉嫌洗钱。日前,经江苏省泗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伪造金融票证罪,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伪造身份证件罪,洗钱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阿冬(化名)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得知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后,董某、饶某和王某3人代表163名农民工向大冶市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该院及时受理案件,启动了帮助农民工讨薪协作机制,积极与劳动监察、法院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多亏了检察院支持起诉,17万元欠薪拿到了,可以安心过年了。”1月16日,当浙江省嵊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时,50岁的农民工袁某欣喜地说。至此,经过两级检察机关的联动支持起诉,10名农民工向法院提起的劳务合同纠纷诉讼,终于迎来圆满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