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完成油茶林新造改造25.13万公顷。
近日,辽宁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70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重点介绍了当前在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市春耕生产情况。
春耕时节,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田野之间,一片繁忙景象。在小百户镇的田间地头,人们弓着腰,一手拿着苗盘,一手定植细嫩的菜苗。每完成一片区域,田间的喷灌便随之开启,四溅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壮观,这似乎也为忙碌的人们增添了几分乐趣。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开展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本次活动申报时间截至5月16日。

地处大运河畔的刘老人村土肥水美,梨树种植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当地梨园仍有树龄百年以上的老梨树5千余株,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株数最多、树龄最长的古梨园之一,享有“运河古梨第一乡”美誉。

近年来,尉氏县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村民们足不出村就把采收的农产品销售到外地,还有效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动芝麻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4月6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与五谷磨房食品集团联合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举行了“食养黑芝麻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双方表示将在当地建立芝麻种植加工示范科研基地,联合致力于芝麻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新一代食养健康产品的研发。
自去年5月首批国贸基地获得认定以来,基地市场主体克服需求萎缩、海运不畅、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年出口额实现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农产品出口平均水平。为进一步发挥农业贸易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重要作用,推动农业贸易提质升级,2022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国贸基地认定培育工作。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正式印发《大力推进广西清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三大工程、十一项核心任务的“311工程”。
今年以来湖南省祁阳市结合当地土壤特点,在缺水的“高岸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挥种田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耕种优势,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今年有2.1万亩“高岸田”将实现“一季双收”。
保花就是保果,就是保收入。据气象部门统计,3月份以来陕西洛川县气温、积温偏高,苹果提前萌动,花期提前。而4月中下旬将遭遇三次寒潮来袭,苹果花期冻害风险等级中等偏重。风险面前,不容懈怠!一场苹果花期冻害防御“保卫战”迅即在陕西省洛川县这个全国闻名的苹果大县开展起来。
“以促为主”,到底怎么促?三类苗适当晚管,应该什么时候管?“一根针”“土里捂”麦苗怎样促弱转壮?开春以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建的“北京小麦”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农户将小麦长势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发到微信群中,栽培、植保、水肥等领域专家及时解答农户的提问,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