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记者从重庆市委网信办获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报告日前出炉。报告公布,重庆市5个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总体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荣昌区、巴南区两个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以文化为引领,借助文化滋养激发内生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凝聚发展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井楠村,当地农民同样可以第一时间观看到院线上映的大片。作为安徽省首家乡村电影院,井楠乡村影院采用标准化的放映与音响设备,与城市影院系统同步售票放映新上映的影片。
记者日前从甘肃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甘肃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肉牛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突出重点、量质并重,全力推进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产粮大省走访时发现,近年来东北三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些小农户积极适应新转变,加快搭上现代农业“快车”。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推进农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现代示范引领步伐不断加快,呈现出科技引领作用强、绿色发展优势明、主体培育带动强、特色优势品牌亮的特点。

5月14日,在南召县皇后乡郭庄村文化广场,“戏曲下乡”活动豫剧剧目正在演出,村里群众都赶了过来看大戏,懂戏的大爷大娘不时在一旁评论着,你一言、我一语,脸上绽开笑颜。
日前,2023年湖北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在仙桃市启动。活动现场,为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道海洋村、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等湖北十个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授牌。
“3年内将马铃薯良种率提高到50%左右,在示范基地将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0%以上,使单产至少提高15%。”近日,马铃薯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展示与研讨会在重庆开州举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表示,重庆将推进马铃薯耕种收机械化,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进入5月,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的5.5万亩油菜花迎来菜籽丰收。走进栖凤渡镇村头村,放眼望去,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田沿着山谷蔓延,种植大户曹发金正采取机械化方式收割菜籽,4台大型收割机在油菜地里来回穿梭,弥漫着劳作的喜悦。
2023年,北斗系统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如今在顺义,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系统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农业生产逐步从“凭经验操作”向“北斗数据说了算”转变。
五月,苹果花正繁,“金牌果农”杨文辉正在新栽的苹果矮砧密植林里疏花。“现在果农有技术、受认可,脸上有光,思路活泛,种苹果从‘下苦活’变成轻松体面的‘职业选择’。”说话间,他已将枝头的繁花摘拣匀称。
“这一百多亩都由‘大成·共富工坊’承包,并发放种苗,委托农户种植中药材,还按高于市场10%的价格统一收购,算上土地租金,15家农户每年可增收近5000元,真是把撂荒地变成了‘金土地’!”浙江省磐安县新渥街道大山下村党支部书记陈华德掰着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