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从政策、资金和技术上扶持农村优化轮作模式,提升土地效益,引导农业种植合作社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发展现代化种植,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月26日,云南省腾冲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水利部2023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38.69亿元,设计灌溉面积58.81万亩,设计多年平均总供水量2.84亿立方米。
“全市计划投入8.9万台(套)以上的农机具参与春耕生产。目前各类农机具已备足备齐,截至2月22日,全市已投入7.89万台(套)农机具投入春耕生产机械化作业,完成水稻、甘蔗等农作物机耕面积49.68万亩。”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忙碌的春耕现场,来宾市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中国在提升国内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各国加强农业能力建设,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改善全球营养状况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早餐:大米粥、大饼、鸡蛋炒咸菜;午餐:素馅包子、冬瓜丸子汤;晚餐:打卤面。这是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镇西胡各庄村养老小食堂一天的食谱。而按照这样的标准吃一天饭,明码标价8元,老人实际掏5元。
学得一技之长,走遍天下都不怕。1月下旬以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小吃烹饪等技能培训依次开班,宛如春风化雨般为就业创业者“蓄能充电”,让更多的人掌握一技之长。
近日,山西举办省级农业经理人暨高素质青年农民示范班培训,来自全省50名养羊经理人参加。该培训旨在进一步发挥农业经理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人作用,提升涉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促进涉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就业能力。
优异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关键前提。我国自2021年启动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以来,对首批7.6万份资源开展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并用于育种创新。
走进福建古田县泮洋乡凤竹村,间间菇棚掩映在山腰处的绿色中。走进一个银耳大棚,仿佛置身于一座囊橐充盈的“宝库”:一排排木架整齐排列,从上到下共有8层,每层都长满了“白花花”的银耳。菇农罗丽娟正在巡护,“要种好银耳,就得学会跟它对话。”
中午12点,前麻地沟村的村委会大院里渐渐热闹了起来。一个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循着四溢的饭香,步入院内的老年餐厅。里面四五张桌子,顿时坐得满满当当,有人正就着菜嚼着花卷,有人正端着碗,吃着长长的扯面。80多岁的村民丁彦清带着老伴,正与几个老熟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