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汇集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现实问题形成的理论新成果,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20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向受到命名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法学会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快部门信息共享、简化办事办证流程。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各地区、各部门已取消证明事项13000多项,有效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长,节约了行政服务成本。
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落地生根,一大批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拔节成长。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山村活了,832个贫困县每个县都有了主导产业,90%的贫困人口参与富民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10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活动周正式启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1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会议并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和省长马兴瑞陪同下,先后来到潮州、汕头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企业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化改革开放、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等进行调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特区从更高起点上再出发,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征程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严格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针对今年一些省份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帮扶,将可能出现返贫风险的近1.3万户纳入新监测体系。
今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梨树县考察,这也是总书记此次吉林之行的第一站。在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总书记再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连续下调关税,主动扩大进口;加大制度创新,提高开放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