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75年风雨兼程,中国外交始终胸怀天下,立志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新时代以来,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提供方案、注入动力,携手国际社会共迎挑战、共创未来,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目标不断迈进。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汇激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日前,由中国外交部主办、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智库联盟(中阿智库联盟)首次会议在上海举办。来自中国和19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近40家智库代表与会,部分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列席,围绕“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新时期中阿高质量发展”“秉持包容互鉴,共促中阿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加沙停火,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三大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年来,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持续迸发磅礴的实践伟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如今,中国空间站向全球“航天人”发出邀请、“中国天眼”与世界共“见”未来、面向世界各国和“全球南方”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并且矢志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政党的领导。”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勇毅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破浪前行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军队为了和平走向世界、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缩影。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推进强军事业,基层大有可为。”从一支支部队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可以感受到人民军队焕然一新的风貌,可以聆听到全军官兵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的铿锵足音!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以“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为主题的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精彩亮相,引来许多市民游客参观、合影留念。其中,天安门广场中心布置了“祝福祖国”巨型花篮,长安街沿线布置了10组体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美好图景的立体花坛。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发展人民民主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国庆假期,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大街小巷烟火气升腾,展馆景区文化味十足,涌动着蓬勃的消费活力,积聚旺盛的人气、丰沛的信心。人们在节日氛围中礼赞伟大祖国,在时代气韵里坚定文化自信。
对于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邃的思考和深刻的自觉:以大时间观思考过去现在未来,于长时间轴谋划治国理政,用辩证法把握运用时间,将宝贵时间献给祖国和人民……时光无言,映照赤诚初心,绘就恢宏史诗。
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获得“友谊勋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颁授“友谊勋章”,体现出中国高度重视为促进中国与各国友好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展现了中国携手各方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