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煤炭迎来市场复苏,但产能过剩仍存压力

梁喜俊 王晓涛    2018-07-25 18:54:10    中国经济导报

过去一年,煤炭行业复苏的态势明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参加2018’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的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通过会议举办地鄂尔多斯东胜区皇冠假日酒店门口的景象,明显感受到了煤炭行业的变化——酒店门口人多、车多,特别是好车多。
      而两年前,在同样的会议上,朱岩所看到的却是整个煤炭行业的愁云惨淡,他当时说“煤炭行业的春天一定会来,但在另一头,并非我们熟悉的路上”。不过,今天在煤炭行业相对熟悉的路上,由于价格回升,煤炭转型的压力似乎变轻了,但朱岩坚持认为“转型依然十分必要”。
      事实上,这只是暂时的行业复苏,困境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就在当天上午的会议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直言:“目前全国生产煤矿产能40亿吨左右/年,在建和改扩建煤矿产能约11亿吨/年,其中,已形成生产能力约3亿吨/年,进口2.5亿吨左右,但与全国每年煤炭消费40亿吨左右相比,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

     产需协作加行业兼并重组 上下游深度融合

     据了解,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需双方建立了产运需各方共同参与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2017年,建立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与“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目前,全国建立了中国太原、大连东北亚、鄂尔多斯、华东等多个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不断完善,市场发现价格功能明显增强。
     2000年以来,煤炭上下游企业之间、省区煤炭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煤炭企业之间开始了新一轮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宁夏煤业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冀中能源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相继组建完成,提高了煤炭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
     近年来,煤炭企业上下游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煤能源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提高了煤炭产业集中度;中煤平朔、山西大同煤矿、晋能集团3家煤炭企业与大唐、中电国际、江苏国信等发电企业合作共同组建苏晋能源公司,推动了煤电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王显政认为,煤炭行业由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取得了新进展;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取得了新成效;由劳动密集型向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煤炭利用方式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了新成果,并正在推进煤炭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去产能仍不容忽视

      2016年以来,国务院将煤炭行业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行业,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两年多来,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行业效益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形势驱动下,煤炭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市场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回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3.9%;煤炭净进口1.44亿吨,同比增长12.6%;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8.9亿吨,同比增长3.1%,实现了产需基本平衡。但从产能规模看,2016年底以来,在推动煤炭去产能的同时,加大了新建煤矿核准和产能置换力度,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陆续投入运营,产能释放加快。基于目前全国生产煤的产能,加上在建和改扩建的产能,与全国煤炭消费40亿吨的规模相比,煤炭产能过剩的态势没有改变。
      二是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好转,但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始终稳定在绿色区间,今年上半年平均价格562元/吨,同比下降9.5元/吨。炼焦煤价格基本稳定。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1278.8亿元,同比增长14.8%。但王显政强调,从煤炭企业利润分布看,利润主要集中在前20家企业,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低,少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相当一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个别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拖欠社保基金、税费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随着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水平提升,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关闭退出煤炭产能5.4亿吨;2018年计划完成退出1.5亿吨,到2018年底,预计产能退出将达到7亿吨以上。王显政说:“要看到,退出产能、煤矿关闭,职工安置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处理都出现了新情况。另外,企业对退出理念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解决。”

      控制总量保障供应兼顾 转型转产当慎重需创新

      近年来,部分大型煤炭企业结合各自优势,逐渐探索了各具特色的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全国已建成的50多处“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智能化煤矿,正在引领新时期煤炭产业发展方向;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现代煤化工、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等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的产业体系已经形成,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新进展;大同、开滦等老矿区由探索性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已经发展形成了以对外工程承包、项目运营为主的多种合作模式,成为老矿区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枣矿集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煤炭产品定制式生产,创新了煤炭商业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王显政强调,在煤炭的战略转型中,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控制总量和保障供应的关系。随着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企业效益好转,一些地方和企业去产能的态度和决心出现松动。对此,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控制煤炭产能无序扩张,控制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中,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坚持分类指导,优化煤炭供给结构,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
      二是正确处理好转型与转产的关系。部分企业以转产促转型,投资建设了一批非煤产业,但受人才、技术等制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据调研,部分企业非煤产业产值虽然占80%以上,但利润仅占20%左右,甚至有的长期亏损;非煤产业规模大、质量不高、效益低的问题突出。转型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的升级;转产是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和发展空间,需要创新的思维、人才支撑和项目正确论证,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老路。
 

相关热词搜索:煤炭 压力 市场

上一篇:武汉: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江城样本”
下一篇:能源大数据,再造传统产业生长基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