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借致歉打广告,危机公关切忌“重术轻道”

2021-01-13 15:45:56    羊城晚报

近日,全棉时代发布了一则广告引发网友热议,网友认为该广告涉嫌侮辱女性。1月8日,全棉时代官方微博致歉称,该视频为广告创意,仅为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已经将此视频下架。1月10日深夜,全棉时代再次发声为全棉时代广告被指侮辱女性致歉。然而,致歉信仅开头为道歉内容,后文大段篇幅介绍全棉时代创立初衷、专利技术、质量把控、原料选材、公益活动,引发不满。(1月11日中新社)

广告引众怒,道歉再翻车,约等于“在同一条河里跌倒两次”。从根本上说,小概率偶然事件的接连发生,背后恰恰暴露出深层次的一致性逻辑。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行为模式,以及对于客户的理解,是一以贯之的。侮辱女性的广告,“先抑后扬”的致歉,本质上所传递的,都是这家公司自视聪明的傲慢与功利。

应该说,全棉时代的两次道歉,都给人以一种“心不甘情不愿”之感。其第一次道歉以“广告创意”自辩,潜台词大有喊冤意味;第二次道歉,洋洋洒洒一篇长文,但绝大部分篇幅都在“表扬与自我表扬”。这波操作中,我们一点都没有看到这家企业的真诚认错与深度反省。只看到一种“敷衍”,看到了“借题发挥”“借力打力”搞营销的饥渴——备受关注的“道歉信”,自带流量,俨然成了免费的广告板。机不可失,不“大做文章”,简直可惜了!?

名曰道歉,实则打广告。其中之冒犯、荒谬,网友一眼看穿。那么,需要追问的是,这样一份明显不合时宜、背离常识的道歉信,到底为何会放出呢?究其原因,或许还是因为,近年来不少企业普遍深陷对“危机公关”的策略迷信中。对于“转危为机”“事件营销”的理论深信不疑,玩起“舆情对冲”“注意力转移”“蹭热点借势”等,堪称走火入魔。道歉,原本最简单。但是,在“太多想法”的掣肘下,在“专业团队”的操盘下,反倒搞得复杂起来。

在很多时候,太过刻意、太多算计的所谓“危机公关”,只会让局面越变越糟。企业里多有“高人”“妄人”自信于可以凌驾民意、操控民意、利用民意,却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借着致歉大打广告,自夸中插播“道歉”,这是“危机公关”邪术荼毒一家企业正常心智与价值观的又一典型案例。人心如镜,民声滔滔,岂是这点小伎俩就可以操弄的?知错认错,是企业挽回声誉最有效的正道。舍此,抖机灵玩套路,都纯属舍本逐末,都必然适得其反。

“重术轻道”,让多少遭遇舆论危机的企业越来越危?(然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能让“健康码演示”软件这么溜走
下一篇:审慎办好“第一案”才是最好的“亮典”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