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不打疫苗入黑名单?别把好事办坏

2021-04-01 16:03:33    光明网

近日,有网友反映,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发布公告称,村民不接种疫苗严禁进入市场,还将被拉入黑榜名单,子女上学、工作受影响等“五不”注意事项。对此,3月31日上午,万城镇政府工作人员称,黑榜名单是指村规民约,起到一定制约作用。然而,此举引发的舆论争议并未停止。

3月31日晚,万城镇又发布声明称,“五不”注意事项,过于简单粗暴,予以撤销,并向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诚挚的歉意。从针对不打疫苗的民众制定“五不”政策,到不觉得这项政策有什么错,再到承认错误并道歉,这个过程中,万城镇着实被上了一课。

的确,从目前的防疫需求以及防疫政策来看,打疫苗是构筑一道防护墙,是最优项。根据疫情防控规律和权威专家的观点,85%的人群接种过新冠疫苗以后,才能形成群体性免疫。号召和推动辖区的民众应打尽打,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但也要看到,知情和自愿依然是接种疫苗最基本的原则。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将开展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坚持知情自愿免费。而今年年初,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也表示,疫苗免费接种是在居民知情、自愿情况下。

这次,从万城镇的“五不”政策来看,已然违背了自愿原则。

另外,也要考虑到,一些特殊人群,比如高血压、中老年人群、易过敏人群、近期接种hpv疫苗人群等,不能立刻或需要谨慎接种新冠疫苗。在这种情况下,推动接种疫苗工作就更加不能简单粗暴,搞层层施压、处处限制。这就和年初要求各地返乡政策不得搞层层加码,是一样的道理。

一项初衷向好的政策,最怕的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荒腔走板。对所谓的不接种疫苗者的权利做出种种限制,不仅不利于全民免疫的顺利推广,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形象也是一种伤害。

本来是为了民众安全和今后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好事,以鼓励、宣讲、耐心解释的方式动员,用党员干部带头的方式以身垂范,本可以形成头羊效应。但是上来就祭出“五不”,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透出了一股强迫和威胁的味道,让民众首先从心理上就反感,进而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普及疫苗。

一些地方与其想着变相威胁和强迫民众去打疫苗,不如先在“知情”方面下功夫,在服务工作上多做加法。比如,对打疫苗的好处、功效、安全性等多做宣传,对党员干部已经带头的数据和场面多多传播。再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可不可以上门接种?这些都是改善的方向。

目前,接种疫苗的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来推动落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地的治理能力和文明水平。希望各地以万城镇的错误做法为戒,用文明合法、科学合理的方法去推进,让好事更好,而不是一团糟。(樊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接种疫苗应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全民自觉
下一篇:持续推动“双减”,把教育的主阵地重新拉回校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