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寻找“国潮”蝶变的密码

2021-06-01 10:10:43    工人日报

国货要赢得生机,在挖掘本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的同时,把握消费市场的脉搏,加快转型升级,用品质说话,才是至关重要的。

据5月30日《经济日报》报道,5月28日,第十五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诸如大白兔、回力、蜂花等一大批吃的、穿的、用的、文具、饰品等百姓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国潮”好物集中亮相,让不少一度淡出人们记忆的老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重回大众视野,不仅拉动了本土品牌消费市场,也展示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国潮”好物立潮头,未来的成长空间值得期待。有报道显示,近年来,“国潮”关键词在网络上的搜索量不断攀升,与“国潮”相关的服饰等商品销售额更是以惊人速度在增长,甚至个别品牌的多种商品出现一货难求的现象。而这只是众多“国潮”品牌崛起的缩影。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牌国货正在经历艰难求生、发展的考验,“全国尚在运营的老字号品牌约3000家左右,但人们心心念念的老字号品牌甚至超不过20个”。据报道,有的老字号商家不把心思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与消费体验上,以高傲、冷漠姿态对待消费者,口碑一路下滑;有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利用“国潮”的热度生产劣质产品,影响了国货声誉;一些品牌躲在老字号“护身符”下,一味沉浸于讲故事、拼情怀,产品及服务没有实质创新。

无疑,寻找“国潮”蝶变、生生不息的密码,对于更多老牌国货谋求新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比如,紧跟时代潮流,以不断创新赢得市场。“国潮”多有着共同的“得分点”——新、奇、特。“新”体现在创意新、产品新、营销新等,产品及服务充满潮流感,契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奇”是改变消费体验,推陈出新,像冷饮与考古携手、服装与影视IP联名等;“特”是在差异化竞争中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诸如口感、观感、触感等更加追求多元化、个性化。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当下,主动拥抱消费趋势、深度开发IP,是很多“国潮”焕发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以某品牌服饰为例,早年的产品只在性价比上占据优势,如今,将消费群体喜欢的体育、刺绣、汉字等元素作为主打IP,配合限量、直播、团购等营销方式,已经成长为业界翘楚。多年前,“埋头生产、等待上门”是很多企业的常态,如今,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出海”开辟市场等成了制胜法宝。

还有,可靠的质量与优良的体验才是“王道”。“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需要给“温情牌”“旧时光”等情怀坚实的依托,让情感共鸣能落到实处——注重产品质量,不断改善消费体验,否则,往往会让消费者产生“买椟还珠”之感。

说到底,国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根本在于品质与创新。在竞争激烈、注重消费体验的当下,国货要赢得生机,在挖掘本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的同时,把握消费市场的脉搏,加快转型升级,用品质说话,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老品牌蝶变的密码,也是新品牌闯市场、谋发展、立潮头的关键。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高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制造业不断升级改造,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这样的产业基础和体量为根基,期待借“国潮热”的契机,有更多企业和品牌能够顺势而为、推陈出新,打造更亮眼的国货创新发展业绩,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商品与服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让中国品牌成长为人们心目中的世界潮牌。(本报评论员 吴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进党“以武谋独”只会把台湾同胞带入灾难深渊
下一篇:熊孩子拍打银幕,爸妈当时去哪里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