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黄码,绿码,关键是“责任码”!

2021-06-11 11:49:30    羊城晚报

这一轮抗疫,高科技彰显威力。各种无人车穿行封控区,给隔离中的居民送粮送菜,夺人眼球的背后是对生命的关爱和敬重。健康码的应用更令海量筛查高效迅捷,将深藏茫茫人海的病毒曝光。科技为抗疫装备了强大的新盔甲。

当然,既是新事物,难免有“不适期”,它的不完善或瑕疵,也会给人带来麻烦。即如人们普遍关注的绿码、黄码问题。现今,出行、上班等都要展示绿码,那是健康身份证,也是通行证。有智能手机自不必多虑,但没智能机者就有点发愁。再如,很多人发现穗康码“染黄”,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还影响到孩子上学入托等。

绿码黄码转换的原因诸多,有的是未做核酸筛查,有的或是与接触史有关,或是曾去过风险区,但也有可能就是“错码”,即系统误会或错漏所致。对此,若有通畅的申诉渠道,能迅速纠正,或有人做些解释,问题便了了。但有的地方因人员业务不熟,或为繁重抗疫任务所累,没人没时间疏导,也会给居民带来不便。

需强调的是,疫情当前,所有管控措施,无论科技含量多高,都可能给人带来某些不便。况且,像穗康码每天的界面浏览量达一二亿之巨,其使用和管理程序极其复杂,很难保证不出现卡顿或疏漏。这既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同时,也要靠人工的迅速补位。

总之,高科技也需优化的制度来保障,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特别面对疫情,科技并非万能,各种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出现,这就需全体成员用“责任码”来增强保障,及时填缺助力。(阅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培养终身运动习惯,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的
下一篇:拒绝送别也是一种“爱之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