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民办实事,要敢于挑硬骨头啃

2021-06-18 11:21:25    北京晚报

从垃圾清运不及时,到预付式消费退费难;从拖欠工资,到社区医院资源不足,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诉求,却是市民生活中的大难题。经过对群众反映诉求的大数据分析,北京“算”出百姓反映最集中的12类主题27个民生痛点、治理堵点,开展“每月一题”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北京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住共性问题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取得明显成效。作为北京现代城市治理理念的又一次创新,体现出超大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问题直接关涉群众的基本利益,解决问题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秉承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的原则,办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但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问题,有一些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矛盾,都是不动真碰硬就啃不下来的硬骨头。

要不要碰硬骨头,检验初心与使命;敢不敢啃硬骨头,检验决心与意志;能不能啃下硬骨头,考验能力与水平。只有啃下硬骨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才能赢得群众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每月一题”机制,是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重要抓手。什么是主动?涵盖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市政等27个民生问题,都是主动挑出来的硬骨头。不避讳硬骨头的存在,有一个认一个,是一种执政清醒;迎着硬骨头而上,不把问题留给未来,是一种担当。

既然是硬骨头,就要一个一个地盯、一块一块地啃。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硬骨头是哪块就啃哪块,影响城市发展的硬骨头在哪里就去哪里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月一题”机制给各级党委政府明确目标的同时,也为啃下硬骨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超大城市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治理闯出了一条新路,是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样板。

一块接着一块地啃,月月见成效。截至5月底,“每月一题”27个问题中,15个问题的市民“12345”热线诉求派单量环比上月下降,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等问题诉求派单量降幅超10%。市级单位全年603项任务中,275项任务已经完成,占全年目标的45.6%。其中,解决5万套住房的房产证办证难题,查处拖欠工资案件3177件,为853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0460.75万余元……当看到居民终于拿到大红本,当看到员工领到被拖欠工资,每个参与啃硬骨头的人都会觉得值,也会坚定继续啃下一块块硬骨头的决心。

“每月一题”,是主动给自己加设考题,每月请市民来阅卷。只要把考卷答好了,把硬骨头啃下来了,人民群众就会给出一个高分。(贾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绿进沙退”见证中国担当
下一篇: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顺应民意强化监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