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顺应民意强化监管

2021-06-18 11:22:05    新京报

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预示着常态化的“强监管时期”已经到来。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6月15日,教育部召开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

这意味着,今后教育部将有新机构对校外教育培训进行专项管理。这个“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机构增设动作,无疑是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从职责设置和机构编制层面讲,对校外教育培训的强效能监管有了长效性保障。

“强监管”秉持的是问题导向。从市场的角度讲,校外培训机构不是洪水猛兽,它们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如今校外教育培训的负面性渐次凸显。

去年疫情以来,线下教育受挫更催热了K12在线教育风口。在烈火烹油、疯狂涌入的热钱助推下,扶摇直上的在线教育平台们踏上了烧钱扩张之路。

资本的逐利导向与头部青睐惯性,助长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内耗。“内耗螺旋”随校外培训市场外扩,搅动的就是“内卷漩涡”。随着教育培训市场容量快速触顶,蓝海挖潜已让位于红海白热化竞争,校外培训机构与平台用刺激短期“提分”的功利性需求去“做大蛋糕”,成了它们保持增长的路径依赖。

这内生于对教育特性与孩子成长规律的扭曲,外显于“互联网营销”乱象在教育领域的复刻。到头来,必然以助推“鸡娃”之风愈演愈烈为代价,最终让包括家长、孩子在内的全社会为其恶果埋单。

时至今日,教育培训热已经很难用正常的市场现象去概括,某种程度上已属不正常的社会景象之一。虽然这股热劲寄生在义务教育供给侧跟家长需求端的脱节上,但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问题,显然已不能用“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去洗白。

在给家长孩子增负、给社会加压方面,部分培训机构甩不了锅;在“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上,它们也该被“记上一笔”。再叠加“教育贷”推高的信贷风险、预收费伴生的资金链断裂风险,热流下的“问题熔浆”涌动,已到了不能被无视和轻视之时。

正因如此,今年以来,官方对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步步趋严。

今年3月底,教育部方面就表示,今年教育部把“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第十九次会议,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双减”政策定下基调。

其中提到,“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而多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平台因乱象被罚,则是靴子落地。

当此之时,设立专门机构强化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影子教育”的治理,与“强监管”态势一脉相承,也彰显了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的优先级与重要性。本质上,这是国家教育发展布局的重要一环,是建设学校教育主阵地棋盘里的落子,也攸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大局。

经此“落子”,可以预见的是,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期”已经结束了,常态化的“强监管时期”已经到来。人们不再被铺天盖地的“20课时掌握90%必考重难点”加剧焦虑感,被“鸡娃风”激出心理阴影面积,由是此景可期、此事可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民办实事,要敢于挑硬骨头啃
下一篇:“谐音节日”VS传统节日:一热一冷值得深思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