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2021-06-22 15:42:28    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产业迭代升级速度空前加快,但各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觑。有数据表明,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就相应上升约0.5个百分点。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发展来看,中国都需要一支庞大、稳定的职业技术人才队伍,以适应未来综合国力竞争需要,同时对接国内就业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创业创新和工业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紧扣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不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政策体系,引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系统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推动职教与就业有效衔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出现了一大批以特色办学著称的职业院校。一些职业学校通过政校行企联动、产学研创并举、坚持开放办学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逐渐提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16万人,这是2009年以来时隔10年专科招生人数再次超过本科,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整体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调查显示,2018年,90%以上的职业学校制定了体现职教办学特点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近90%师生认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很好或较好,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乐于选择并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而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一招,也是解决“技工荒”、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等问题的重要方法。职业教育在稳就业保民生、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个人而言,职业教育开拓了成长成才的路径,在高等教育之外,为个体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放眼全球,西方一些国家制造业发达,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拥有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中,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较为成功,即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共同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职业学校要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让学校像企业、教室像车间、课堂像工段,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鼓励职业院校更多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提升职业教育就业对口率。其次要提高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在思想上破除“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在行动上注意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不同特点。最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专兼职教师队伍和专业配套设施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实践的需要。

在新时代,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陈立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C位”抢镜,新国潮如何永远潮下去
下一篇:把增加人民福祉作为城市发展根本目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