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把脉“三伏贴”乱象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2021-08-26 16:35:25    北京青年报

盛暑三伏期间,不少医院的中医科门庭若市,排队贴敷三伏贴的人流络绎不绝。但在电商平台上,“三伏贴”被一些商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贴”,不少商家号称“祖传配方”“医院同款”“厂家直销”,出售的产品款式琳琅满目,品牌多样,显示的月销量动辄数万件甚至数十万件。有媒体调查发现,网上出售的“三伏贴”有不少疑似假货。

“三伏贴”全称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它属于一个诊疗项目,需要在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内进行。对于中医而言,贴“三伏贴”颇为讲究,不仅要辨证施治,而且要找准穴位,假如省略了望闻问切,就可能颠倒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药用反了,治疗方法南辕北辙,不治病反致病。

当前,“三伏贴”不仅被不少人随意使用,而且出现“千人一方”等现象。到网上购买,不必经过医师诊疗,更顾不上寒热虚实、因人施治,“三伏贴”已从一个诊疗项目,变成了一个生活项目,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主贴敷。

有网店还将“三伏贴”宣扬成为“万能贴”,似乎只要一贴下去,百病皆无。网购“三伏贴”不仅绕过了诊疗过程,而且产品真假难辨,在“祖传配方”“医院同款”等外表之下,很可能隐藏着不少假货。随意乱贴“三伏贴”,既存在医疗风险,又扰乱了医疗市场,应强化对这种现象的治理。

“三伏贴”乱象,只是诊疗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诊疗生活化,就是人们在一些自认为比较安全的诊疗项目上,存在自疗或在医疗机构之外寻求服务等倾向。比如,生活美容馆从事医学美容服务;化学剥脱术被个人当成“刷酸”美肤手段;“抗幽”是消化科专用术语,却成为“抗幽牙膏”的一大卖点;婴儿游泳馆提供婴儿按摩推拿;保健品促销人员为老人测血压血糖、并标榜吃保健品就可以降压降糖等。

诊疗问题生活化现象日益突出,很多人已经忽视了医疗行为的专业性与严肃性。单个诊疗项目被滥用,其危害或许还不太明显,但值得警惕的是,诊疗生活化一旦形成趋势,这种轻视医疗专业性的行为,必然会让参与者付出更大的间接代价。(时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老地名留住古都历史文化记忆
下一篇:干部教师轮岗值得推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