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干部教师轮岗值得推广

2021-08-26 16:36:06    南方日报

“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这是近日召开的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放出的“大招”。

北京名校林立,一向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也是教育政策的风向标。根据政策细则,距离退休的时间超过5年、在同一所学校任职工作满6年的正副校长、老师都应进行交流;针对交流数量,有些城区明确提出了100%的轮岗目标;在交流范围上,不仅包括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还有远郊区全面推进交流轮岗……综合来看,北京此次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顺应了民心期待,得到了普遍好评,有很强的示范价值。

事实上,这轮改革的行动者不止北京。比如武汉近期公布2020至2021学年的教育安排,公布了教师轮岗的名单;上海明确提出每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深圳也提出拟推行大学区招生,教师轮岗交流……这一轮密集的改革动作,有力释放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信号。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结合“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来看,这轮教育改革可以说是非比寻常。

作为家长,无不希望把孩子送进名校。而考虑到职业待遇和个人前程等因素,名师也愿意到名校工作。这样一种选择机制,最终造成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不利于教育公平。而教育资源分配差异也催生了“学区房”,一大批炒房群体应运而生,严重背离“房住不炒”政策。站在这样的角度,这轮教育改革目标在于,让名校和名师彻底解绑,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甚至“系统人”,从而淡化“学区房”概念,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流动,提升整体教育公平。

对广大干部教师而言,脱离一眼望到头的环境进行流动,有助于促进他们改变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水平。但也要看到,每个职业选择都有错综复杂的因素,促进轮岗流动的消息出来后,不少教师担心工作地点离家远、家人照顾不到、政策没有延续性,这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相关部门既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上体现吸引力,也要充分掌握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并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干部教师轮岗的积极性,将交流轮岗真正制度化、常态化。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这次北京改革开了一个好头,也期待各地能尽快拿出真招实招,在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上有更大作为,让所有的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扶 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脉“三伏贴”乱象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下一篇:教师交流轮岗,是推进首都教育均衡的硬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