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中秋奇妙游”让传统牛起来

2021-09-22 11:10:11    广州日报

近日,河南卫视又出圈了。继《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之后,《中秋奇妙游》再次让无数人惊艳,火遍全网。《中秋奇妙游》有多火?节目播出当晚,有六条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抢占了热搜榜。网友们直呼“这就是文化自信”。

从《唐宫夜宴》“一群嘎嘎的小胖妞叽叽喳喳去赴宴”,到《洛神水赋》于水中再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再到《中秋奇妙游》,为何总是河南卫视?对此,相关创作团队的回答是:不是我们牛,是中国传统文化牛。不知从何时开始,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相遇日渐频繁,并不断带给我们惊喜。而河南卫视等探索者的可贵之处正在于,通过自己的创新与实践,源源不断地挖掘传统文化之“牛”,并让其在与现代的互动中变得更牛。

首先,讲好故事,在引发现代人情感共鸣的同时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解读传统文化。如《中秋奇妙游》讲述了唐朝宫廷乐师之女“唐小月”在中秋佳节万家团圆之际期盼与父亲相聚,通过重重考验集齐信物,最终全家团圆的故事;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呈现了大量“非遗”文化元素,展现了打铁花、刺绣、剪纸、皮影等传统技艺。其次,用好形式,在与现代科技的互动中更好地诠释“东方之美”。无论是《唐宫夜宴》《洛神水赋》,还是《中秋奇妙游》,均运用了不少科技手段,在追求新颖和视觉效果、更能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的同时亦无损传统文化的底蕴。最后,还要保持开放,让传统文化始终处于“互动”“连通”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团队,不仅打算走向全国,寻求更多传统文化素材,而且还时刻与网友保持交流互动,在创作中汲取网友意见,与网友共同成长。唯有与现代相“通”,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胡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张桂梅的柔美,映照出坚毅
下一篇:"11万元黄金寄丢"是堂安全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