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烟盒印警示图”亟待加快工作进程

2021-09-22 11:12:46    北京青年报

国内烟盒包装上何时才能印上警示图形?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回复网友相关建议时称,目前我国境内卷烟包装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后续将加强研究。这一回应迅速登上热搜榜,获数百万人关注。

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各界关于“警示图形上烟包”的呼声不断,几乎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建议。如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所言,“卷烟包装上的图形警示是向公众宣传烟草危害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从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后续将加强研究”的说法看,在烟盒包装上印上警示图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阻力。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而据各国控烟经验可知,要想降低吸烟率,减少烟草危害,就需多管齐下,采取全方位的控烟措施,诸如公共场所禁烟、提高烟草税率、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禁止烟草广告、烟盒印警示图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面控烟的良好局面,社会大众对控烟的支持力度愈来愈大,各种控烟措施也在大力推进实施,但是“烟盒印警示图”相关工作推进不力,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控烟进程,致使整体控烟效果打了折扣。

黑变的肺,污浊的牙齿,狰狞破溃的肿瘤……这些惊悚图片出现在国外烟盒包装上,对烟草消费者起到很强的警示作用,让吸烟者尝试戒烟,即使有意回避这些图片,这种效用仍然存在。有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警示图案上烟盒,有86%的成人将不会把烟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人,吸烟的人也有83%将减少送烟陋习。可见,“烟盒印警示图”不仅可以直接降低烟草消费欲望,也会令烟草从送礼佳品的名单中除名,可谓是控烟利器。

目前,全球已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烟盒包装印制了警示图片,我国虽然已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是仅在烟盒上印制警示文字,没有恐怖吓人的警示图片,仍然延续精美包装的烟草老路。我国现在有超3亿烟民, 低龄化情况很严重,很多未成年人就是被烟草精美包装吸引,误入歧途成为烟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按照这个要求,各种“漂亮烟盒”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可见,基于保护国民的身体健康,防范未成年人吸烟成瘾,减少吸烟者数量,作为控烟利器的“烟盒印警示图”措施需要加快工作进程,由研究步入实施阶段。事实上,我国烟草品牌在内销和出口产品方面,早已采取了“双标”模式,内销产品延续精美图片路线,外销产品则都在“烟盒印警示图”,内外有别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烟草企业用文化传统为幌子,拒绝在内销产品上实施“烟盒印警示图”方案,实则是出于利益考虑——毕竟,警示图形上烟包会直接影响到销售收入和利润、税收,削弱烟草行业的社会影响力。这也说明,理论和实践均支撑“烟盒印警示图”,确实是非常强大的控烟利器,那么更应该从长计议,为国为民,摆脱烟草既得利益群体的掣肘,早日落实“烟盒印警示图”措施。(王桂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守好边界,短视频方能走得更远
下一篇:利用城市边角地解决“去哪儿健身”难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