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利用城市边角地解决“去哪儿健身”难题

2021-09-22 11:13:20    北京青年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广场舞、健步走等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由此引发的噪音扰民、场地之争、交通安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老百姓健身意识增强、锻炼热情高涨,这是件值得肯定的事,但现实生活中,这种高涨的锻炼、健身热情却遭遇运动设施、场地不足的问题。以近年来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为例,尽管绝大多数城市都有自己的广场,可是依然会出现供给矛盾、发生“抢地盘”冲突,还有久治不愈的噪声顽疾。

除了广场舞,其他的运动锻炼项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不少暴走团会沿着马路进行暴走,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容易破坏交通秩序。为解决上述问题,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少措施,例如给广场舞大妈配备耳机,避免声音外放打扰他人;对场所进行空间划分,避免“抢地盘”等现象发生。

以上都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应从加强服务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因为后者更具有可持续性。提供健身服务最关键的就是增加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的供给,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投入巨资兴建“大而全”体育场馆;另一种,则是充分利用城市的角角落落,建设一批“小而全”的社区运动场地、体育公园等。

前者虽然能满足更多群众的健身需求,但是存在耗费巨大,选址困难等问题,即便建好了,还是无法满足一些远距离市民的锻炼需求。相比之下,我们应多尝试利用城市的边边角角,建设“小而美”的社区体育公园、运动场地。这不仅投资较小,可以花小钱办大事,最主要的是这些体育设施、运动场地往往就在居民的家门口,可以更好解决“去哪儿健身”难题。

如此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挖潜、整合与再分配,不但可以让城市一些闲置的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原来的边边角角变成了现在的“金边银角”,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就近锻炼、家门口健身的需求,为“全民健身”奠定坚实的基础。(天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烟盒印警示图”亟待加快工作进程
下一篇:不放弃就是胜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